双柏县大麦地中心学校充分发挥当地民族文化优势,结合学校实际,自年以来,学校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以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促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大麦地镇系少数民族聚居乡镇,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94%,是彝族查姆和小豹子笙的发源地。日常生活均使用本地语言交流,老一辈写本民族语言的极少,现在的学生只会说不会写,发掘和传承彝族文化迫在眉睫。因此,大麦地中心学校把彝文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大课间、少年宫主题活动日,以社团兴趣小组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诵彝文、写彝文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学习和传承彝族文化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大麦地中心学校把传承当地的花鼓舞、小豹子笙作为重点,成立学生兴趣社团,并借助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平台,添置花鼓和服装等道具,让活动内容走入学校地方课程,每周星期四最后两节课为固定活动时间。学校排练的花鼓舞——《花香鼓舞》,曾代表县到楚雄州参加比赛,取得了楚雄州校园文化艺术节第二名的好成绩。
“陀螺”是大麦地镇的传统民族体育活动项目之一,每逢节假日,都非常盛行,曾经在全国、省、州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为了传承好这一项目,学校把“陀螺”训练作为少年宫学生活动的重点项目,聘请省级传承人木天光担任校外辅导员,每逢少年宫活动日,请他为学生授课,使“陀螺”技艺得到传承。
大麦地中心学校常年坚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较好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了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活跃了校园文化,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来源:通讯员/张秀华
审核:新闻中心责编:杨欣
新时代民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