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们吃的主食越来越精细,基本上都是精白米、精白面等,所以营养学家提出了“讲营养吃粗粮”的口号,如今粗粮的好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尤其是老年人,大部分都认为粗粮吃得越多越好,甚至一天三顿都吃粗粮,但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
日本许多活跃的长寿老人都坦言,粗粮吃多了没活力,东京都健康长寿研究所专家也表示,执着于粗食导致营养不足会加速衰老。那想知道该怎么正确吃粗粮就赶紧往下看吧!
粗粮的含义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根据粗粮不同的形态,可将粗粮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谷物类,包括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等;第二类是杂豆类,主要有*豆、绿豆、红豆、黑豆、蚕豆、豌豆等;第三类是是块茎类,包括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2、吃粗粮的好处
3、正确食用粗粮的方法
一方面,精白米、精白面在反复碾轧加工过程中,许多营养成分都会损失掉,长期吃精白米面,会引起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另一方面,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减弱,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吃粗粮过多不但口感不好,还会增加胃肠负担,不容易消化吸收,过多的纤维可导致肠道阻塞、脱水等急性症状。所以正确的观点应该是粗细搭配,粗粮细做。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粗粮摄入量是每天50~克,太少或过多都不好。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建议,健康人常规饮食中应该含有30~50克纤维,成人最好每天吃50~克的粗粮,品种多一些更好。老年人吃粗粮最好粗粮细做、巧做,尽量蒸煮,少油炸,如窝窝头、豆包、杂粮粥等都是非常好的做法。
最后,食用粗粮对老年人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但是也要做到适量食用。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能力都随着年龄慢慢减弱,因此如果想正确食用粗粮不给身体造成负担的话,还是需要做到“粗中有细”,粗粮和细粮合理搭配,并且配合健康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