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乾隆十二年,他设计了一次科学检验澎湃在 [复制链接]

1#

原创朱石生读库

麦哲伦的船队年完成环球航海,这个事件是货真价实的“史上第一”,但他这个“史上第一”代价高得出奇。说的不是时间。耗时三年固然不短,但真正惨烈的是生命的损耗:船队出发的时候有二百七十人,三年之后完成环球旅行回到西班牙时,总共只剩下十八人。除了一部分是航海过程中因为跟各地土著冲突而丧命,绝大多数船员死于坏血病。

他们患坏血病,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缺乏维生素C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海上航行没有新鲜蔬菜,也没有新鲜水果。

那个时候,欧洲的航海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航船载重量不错,能装几百吨东西,有食物,有饮水,但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会太多,因为当时没有冷藏技术,保存时间有限。就那么一点水果蔬菜,还得优先保证大小头目。水手们分不到多少,或者根本就吃不着。没有新鲜蔬菜和水果,就没有维生素C的来源。

维生素C为什么重要?它是合成胶原蛋白必需的成分。胶原蛋白是所有人体组织的粘合剂。你用砖砌墙,必须有水泥才能把砖块给稳住了。人体各个地方的组织结构,必须有胶原蛋白才能保持结构稳定。

第一种能够携带上船的富维生素C食物。图源:wikimedia

这不是说多吃点胶原蛋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时海上航行缺乏蔬菜水果,但并不缺少肉食,肉食里面有胶原蛋白,可是海员们照样出现坏血病。原因在于,胶原蛋白吃进肚子里之后,都会被消化分解,便不再是胶原蛋白,而只是零散的氨基酸分子。人体组织需要的胶原蛋白,都必须在体内合成。

人有生命,生命的根本特征之一是新陈代谢:旧的细胞不断死去,新的细胞产生来填补空缺。胶原蛋白也一样,旧的胶原蛋白不断老化,新的胶原蛋白不断合成来填补空缺。要合成胶原蛋白,需要有氨基酸做建材,更需要有维生素C做催化剂。

因为这个机制,就算海员们天天吃猪蹄也帮不上忙。吃下去的猪蹄分解成氨基酸,这只能提供建材,但没有维生素C,就没法合成新的胶原蛋白。这种状况超过六个星期,人就要出现坏血病。

坏血病对人体的影响过程。

图源:TheNationalArchivesUK/wikimedia

人若是患上坏血病,最早看到的症状是牙龈肿胀,这是因为牙龈里的胶原蛋白消失,牙龈无法保持正常,严重的时候牙齿会全部脱落。

接下来会看到皮下出血。这是因为,血管壁能形成一个密闭的管道靠的就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不足,血管壁就出现缝隙,里面的红细胞、血浆等等就会渗漏出来。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皮下,只不过皮下比较容易被看到,所以我们能看到病人皮下出血点,出现瘀斑。血浆渗出还会造成身体组织浮肿。

关节是两块骨头衔接的地方。这个地方的骨骼不能直接接触,如果这么硬碰硬,很容易磨损。所以关节里有软骨,起着衬垫缓冲和润滑的作用。软骨的主要成分就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不足,软骨就变薄,变脆,甚至可能破裂。那么关节一活动就会有剧烈疼痛。

受环血病影响的膝关节X光片(箭头处为变薄变脆的软骨)。图源:wikimedia

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纠正,病人就会因为各个器官结构崩塌、功能耗损而死亡,或是就因为内出血过多而直接死亡。

但是,这些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医学知识。在麦哲伦那个年代,也就是十六世纪的时候,没人知道坏血病是因为这个引起的。他们只知道出海的人,在海上待了大约两个月之后,就会出现上面说的这些恐怖症状。那个年代的船员不止一次讲过这样的离奇故事:在茫茫大海上看到一艘无目的飘泊的船。登船之后看到全体船员死亡。身上没有暴力伤痕,如果仔细看,可以看到尸体都有肿胀的牙龈和脱落的牙齿。

关于坏血病本身的观察已经很有历史了。希波克拉底在两千五百年前记载的一些疾病,从症状看应该就是坏血病。欧洲人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对坏血病有明确的记载。十八世纪的时候,英国的海军船舰建造得很不错,战斗力还是可以的,但是他们的水兵却不断有人死亡,不是在战斗中战死,而是因为患上坏血病,病死的。

坏血病的原因,一直到十八世纪都没人知道。当时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病人血液腐败了,于是产生了坏血病这个名字。这本来是个旧时代产生的名词,不过一直沿用下来了。

至于血液“腐败”的原理,都是古代那种基于冥想的清谈。清谈大多听起来有道理,就是没法用客观检验来证实,结果就是每个大师都有一种不同的理论,谁都说服不了谁。

病理知识糊涂,治疗方法也就糊涂。医生遇到坏血病人,就只能盲目尝试各种东西,啤酒、威士忌、水芹、水苦荬,什么都试过,为增加成功率,多半是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东西一起给病人吃。有时候还真看到疗效,比如他给病人吃的东西里有柠檬,那么这确实能让坏血病好转。问题是,他给的东西太乱,即使看到症状好转,他也没法判断到底是里面哪种成分起了作用。

这么糊涂了几百年,后来是一位叫林德(JamesLind,-)的医生改变了局面。

林德是苏格兰人,他少年时的志向是当外科医生。那时候的欧洲,要当外科医生,不是到医学院上学,而是跟外科医生当学徒。年,林德成了这样的一名学徒。二十三岁那年,他出师了,取得外科医生资格,就到英国海军当外科医生。

海军的心头大患是坏血病,这在前面已经提到,所以林德很快就面对大量坏血病人,这就必须想办法。他试了许多当时流传的治疗方法,没看到疗效。但他从文献里看到,过去做过的各种尝试里,确实曾经有过见效的时候,说明那些尝试过的方子里,肯定包含有效成分,问题在于怎么能把那个有效成分给抓出来。

于是,年,也就是我们这儿的乾隆十二年,林德设计了一个检验。他找来十二个症状很严重的坏血病人。这个人数本身就值得注意。古人探索药物,都是盯着一个病人用药。他却一次找来十二个病人,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突破。

接下来他给病人分组,分作六组,每组两个人。这十二个病人,每天正餐内容一样,今天吃土豆就全吃土豆,吃面包就全吃面包。不同的地方是,他给每个组不同的辅助食物,行话叫辅食。每一组的辅食内容是:

第一组,每天给一杯苹果酒;

第二组,每天一杯醋;

第三组,每天一杯二百四十毫升的水,里面加几滴硫酸;

第四组,每天一杯海水;

第五组,每天一杯大麦茶加一点辣酱;

第六组,每天一个橘子,一个柠檬。

关于实验里用到硫酸,大家不用担心病人会被灼伤。我们身体里的胃酸,成分其实是盐酸。盐酸跟硫酸都是强酸,但只要浓度足够低,对人体并没有什么伤害。

这里面大部分东西都含酸,这是因为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坏血病由血液腐败引起,而酸性物质可以扭转血液的腐败。

第四组用的海水不含酸,林德之所以选它,或许是因为这东西对海员来说唾手可得,如果真能有用就太方便了。第五组里的辣酱里含有一些醋。至于大麦茶,就不知道林德是怎么选中的了。从现在我们对它的了解来说,大麦的维生素B含量颇高,对脚气病有好处。但大麦里的维生素C含量基本是零,对坏血病是没有帮助的。

实验做到第六天,做不下去了,因为他开始实验的时候,船出海已经两个月,储备消耗了不少,到第六天,橘子和柠檬没了。这个没了,其他的几个组也就没必要继续。好在这时候,他其实已经看到了结果。什么结果?吃橘子和柠檬的那一组,其中一个人已经恢复得很不错,可以回去工作。另一个也几乎完全康复。

至于别的组,除了喝苹果酒的那组稍微有一点好转,另外的那四个组,病情都在继续恶化。

林德把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了,但是并没有引起重视。他的实验结果本来足可以说明问题,只是那时候的病理学知识还停留在古代水平,结果他的实验结果正确,他给出的解释却是错误的。他用当时流行的“酸性”来解释橘子和柠檬的疗效:橘子和柠檬为什么能治疗坏血病?因为橘子和柠檬是酸的,这能让病人的血液“酸化”。这么解释就留下了漏洞。别人看到他的论文,就提出质疑:如果是因为酸性在起作用,为什么喝醋和硫酸的那两组没有疗效?

这林德就没法解释。

更糟糕的是,他后来试图改进橘子疗法的时候,做出的努力弄错了方向。为便于让海员携带,他把橘子榨汁,然后把橘汁加热浓缩。那时候化学知识还很落后,林德不知道维生素C怕热,一加热就被破坏了。所以他建议海员喝浓缩橘汁,却没有看到预期的疗效。结果林德在世期间,一直没能说服别人接受他的理论。

直到他去世之后,后人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实例,才觉得林德应该是对的,于是有人重复他的实验,最后证实柑橘类水果确实能治疗坏血病。那以后英国海军就做出规定,远航船队必须携带足够的柑橘类水果。后来民间船队也模仿这个做法,又因为新鲜水果不好携带,探险家库克还找到一个更方便的做法,就是把柠檬汁加到朗姆酒里。

因为那时没有饮水消毒技术,从河里取来的水时间长了往往变质,滋生微生物和霉菌、水藻什么的,所以那时远航船的饮料很大一部分是酒。库克把柠檬汁加到酒里,既可以让柠檬汁不那么容易变质,又提供了维生素C的来源。从那以后,坏血病就慢慢给控制住了。

RDA是“参考膳食摄入量”。图源:wikipedia

部分农作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图源:wikipedia

如果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林德的实验设计不算完美,但在那个时候,却是个非常好的开端。因为,他的这个实验,是历史上第一次尝试用系统方法检验药物疗效。

什么叫“系统方法”?通俗地说,就是用一切能想到的方法来排除伪疗效。

医学跟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最不一样的地方是,人体有免疫系统,人脑受心理暗示。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微生物,让疾病自然康复。比如有一种病毒,感染人之后,97%的情况下,人都可以靠免疫系统的反击而自然康复。如果这段时间病人正在吃香蕉,他可能就以为是香蕉治好了他的病。这就是伪疗效。

而人如果对个治疗方法特别有信心,即使这种疗法并没有疗效,他的信心也可以让症状暂时减轻。这是另一种伪疗效,医学上叫作安慰剂效应。药物疗效的系统检验方法,就是从各个角度挑战自己的结论,为的就是怕自己被伪疗效蒙蔽了。

林德是最早尝试系统检验的,他的做法还很粗糙,但已经有了系统检验的若干要素,具体来说有这么几条:

第一,他不是只用一个病人做治疗,而是同时用十二个病人。在现代研究方法学里,这个概念叫作“大样本”。大样本的意义在于能够减少意外因素的干扰。如果实验里只用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有可能是误诊,不是真的坏血病而只是口腔溃疡。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就算只给他喝白开水,过几天他的牙龈也就不肿了。但是这不能证明白开水可以治疗坏血病。或是这个病人患病不是因为吃不到水果,而是因为胃肠有问题,不能吸收维生素C。那么你给他吃多少橘子都不行,必须绕过胃肠道,从血管注射维生素C才可能解决问题。而这种情况并不能否定“橘子可以治疗坏血病”的结论。为了避免这些干扰情况,就需要找来多个坏血病人,同时治疗。毕竟这么多人,个个都误诊或是个个都有胃肠吸收问题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第二,实验对象分成若干个组,以便对比治疗效果。这就是“对照组”概念的雏形。在古代,医生们不停尝试各种物质,试图找到治疗作用,一旦看到症状减轻,就认为是治疗有效,却没想到用对照组来重复检验。实际上这样的疗效一旦用对照组来检验,很容易就能看到,同一种疾病,不管吃不吃哪种草,都是过这么几天症状就会好转。当初之所以看到那样的疗效,其实只是因为免疫系统在起作用,或者仅仅是一时的安慰剂效果。

第三,参与实验的十二个病人,除了实验设计里要试用的六种待检验辅食不一样,其他的条件都尽量的一致:正餐的内容一样,生活起居规律一样。六个组里病人的病情轻重也大致对等。这一点也很重要,学术上叫作条件控制。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控制,让病人自己决定每天的主食吃什么,那么今天约翰可能吃土豆,马克可能吃燕麦粥。这么随便吃,等到第六天,病情看到好转,我们就没法知道病人是吃柑橘吃好的,还是吃燕麦粥吃好的。为避免这样的混乱,实验期间就必须严格控制条件,排除这些干扰因素。那么如果疗效有区别,就只能用这些辅食来解释了。

第四,针对同样的一个实验目标(这里就是坏血病),用若干种不同的(但是根据现有理论,似乎是很有希望的)备选药物来进行“攻击”,对比变化,找出最有效的药物。这有点乱枪打鸟的味道,但确实可以提高检验效率。实际上,即使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做法仍然是探索新药的一种重要方法。如今药物研究的尖端技术之一,高通量筛选,其实就是大规模的排枪扫射。

这些检验原则后来进一步完善,有了更多的堵塞伪疗效的做法,这里介绍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

●随机:样本选取应该随机。就是说,不能只挑选具备某种品质的实验对象。比如,若检验一种药是不是能让人有力气,可要是选来做实验的人全都是特种兵,这样的实验设计就毫无意义。

●量化:测试的标准必须是可以测量的。比如坏血病的检查,应该包括牙龈肿胀是几个毫米,甚至牙龈的颜色也可以用比色表来量化。能量化的检验才可能提供可靠的结论。无从量化的描述,比如“皮肤比以前更年轻了”,能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