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9/5443981.html作者简介
杭东良,江苏丹阳人,小学退休老师,一生喜爱文学,现在家读书看报,写小诗文,曾在多种小报,网上平台发表多篇文章,得到读者的喜爱。
丹阳人不是大麦粥命
文
杭东良
大麦粥是丹阳的一大特色。以前,在丹阳家家户户都有喝大麦粥的习惯,春天,大麦粥团子,夏天,蕃瓜大麦粥,秋天,山芋大麦粥,冬天萝卜大麦粥,一年四季没完没了,周而复始,当地就有顺口溜:"早饭大麦粥,中饭粥麦大,晚饭大麦粥”,既饱肚,又爽口,养身不会有三高,更不会患肠癌,身强体壮,结实有力,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大麦粥是我们丹阳人的生命主餐,特别是夏天,干活回来,两碗冷大麦粥,咕噜几口,喝个尽光,解饥解渴,比喝其他饮料不知要强多少倍。这大麦粥的熬制还颇为讲究。大麦粉是用大麦或元麦磨成,熬粥时,取一碗清水,加入两小勺大麦粉调匀,当白粥煮开时,一边用勺搅伴,一边缓缓注入。再用刀切少许食用碱撒在粥中,用来提炼香味,当粥色微微泛*时,便可食用了。开锅后,那叫一个香啊,真是令人食欲大增。若是再配上当地香甜爽脆的萝卜干,那可真是美得不行了!说起大麦粥的不寻常,历史上还有一段典故。话说乾隆下江南时,带着文武百官后宫嫔妃,乘着龙船浩浩荡荡地沿着京杭大运河南巡。一路经过各个大小州县,各级抚台县官们无不拿出当地最奢华的美味佳肴来迎驾。巡着巡着,船队来到了丹阳境内。这可急坏了这里的县太爷。因为当地的贫困,县太爷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拿什么好饭好菜来招待皇帝一行。实在没有办法,他灵机一动,派人烧了一大锅当地百姓家中的主食:大麦粥。希望能给皇帝图个新鲜。没想到,乾隆一尝,果真龙颜大悦,此粥不但麦香浓浓,而且十分可口,于是下令赏赐百官,并破例在这个江南小城多停留三日。但要是三天顿顿都以此为食,乾隆可就受不了。到了第二日,一干人等就已是饥肠辘辘。只是皇帝金口玉言要在此地停留三日,总不能出尔反尔,于是,乾隆与嫔妃大臣们只能喝了三天三夜的大麦粥。临走,乾隆颇为感慨地发出一句话,丹阳人太难过了,回到京城,对大臣们又说了,丹阳大麦粥救过朕的命,真假无稽可查,后来误传到民间,成了"丹阳人大麦粥命。″大麦粥,咱们祖祖辈辈都喝过,我也喝上了半辈子,在那艰苦的岁月计划用粮,,如果你不做大麦粥,锅里只有稀有米粒,或山芋萝卜,清粥杂粮,既没味,又不饱肚,吃得下去吗?但只要用半瓢大麦粉一下锅,石碱一匀,那香气扑鼻的粘稠大麦粥就让你吃饱喝光。当然,我们并不希望天天喝它,但那时生活艰苦。只能靠大麦粥度日,节俭生活,才能把日子过下去呀!73年,自从袁隆平院士研究培育杂优高产稻,我们这基本解决口粮问题,才不要天天喝大麦粥,但一时也解不掉习惯,不是为节省粮食,而是换换口味,觉得还是大麦粥香,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法,时代在前进,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向小康生活迈步了,我们丹阳人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那靠吃大麦粥为生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你看,每天餐桌上鱼肉虾是家常菜,招待用海鲜名贵菜,主食随便挑,米面杂粮换花样。它告诉人们,丹阳人不是大麦粥命!当然,有时也却烧一回大麦粥,可小辈却不睬,尝一口就不吃了,他们有宝粥呀,是呀,他们生活在好时代,不要吃那种大麦粥了,但我们要告诫他们,生活富裕了,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不可丟,大麦粥是丹阳人的特产。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它!
图:生活起航
文:生活起航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