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薏仁,乔布斯的眼泪 [复制链接]

1#

了解一个城市最喜欢逛菜市场,接一方地气;最喜欢吃街头排档的食物,品味当地最大众味道。

槟城格尼商城门口有两家马来人经营的路边饮食摊,中午时分出摊,菜品摆放整齐看着也干净卫生。拿盘子自取了米饭和菜品,看到汤清薏米白胖的薏仁水,顿时意动。

时值雨季,日日有雨,正应该多食用些对付体湿,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冬瓜、扁豆、薏苡仁、红豆等。

问了句whatisthis?答:Barley(巴雷)。OK,Givemeacupofbarley,Nosugar,hot。

翻译软件查Barley,中文翻译是大麦。我晕了。自己分明看着是薏仁,马来人叫Barley。是长的太像我认错了,还是对方说错了?我记得一次在一个华人饮食中心专门点过要薏仁水,同样的性状,迷之扑朔。

市面上薏米通常有中国薏仁和洋薏仁两种,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功效和药用价值,长相也不太一样,颗粒比较小、表面圆润的是大麦仁,俗称“洋薏米”;颗粒比较大、表层有明显黑色凹陷的是中国产的大薏米,也称薏苡或薏仁。洋薏米是PearlBarley,即是磨去殼皮的大麦(Barley),大麦是五殼之一,能健脾和回乳,但去了穀皮的洋薏米营养价值大减,可当米或粥來吃。

再看翻译软件,外国人都搞不清楚。中国人也被绕糊涂了。

薏仁读音:[yì][rén]别名:草黍子(东北)、川谷,六谷子(四川),菩提珠(江苏),草珠子(山东),薏米(江西),薏仁米,沟子米。六谷(贵州)属禾本科薏苡属。中国分布较广。

南洋人英文不求甚解,大麦米我老家是熬粥用的,薏米仁用来同赤红豆、扁豆等做汤排湿。吃的不少样子是分得清楚的,以讹传讹,中文他们叫薏米水,英文都叫Barleywater。

薏米在英文中的俗名叫——Job’stears。最可靠的说法来自拉丁文Coixlachryma-jobi直译是乔的眼泪,大概因为果实长得像一颗泪目。西方一般认为这个Job,有可能是圣经旧约《约伯记》中的被神认为是好人但是总被欺负的约伯,这个俗名我觉得倒也贴切,老被人欺负眼泪估计不少流,泪水流出来就是排出去,去湿的意思呗。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说的就是湿气这个东西,湿气大的人,胖、精力不足、口中发黏,甚至能造成皮肤长色斑或扁平疣、手气脚气、大便粘、长期的白带或者妇科炎症等。

说药性,中国人说法最多,说性甘、微寒,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功能。用于泄泻、水肿、脚气、白带、关节疼痛、肠痈、肺瘘,又可治顽固的疣。南洋人知有热气就要喝它当凉茶。

雨季霖霖,尤其南方多雨阴湿,湿气的困扰严重。去湿食物中清湿气最主要的就是薏米、赤红豆,都是渗湿代表,帮助把湿气拒之体外。薏仁水煮后带黏性,呈乳白色,加了糖,冷食或热喝,东南亚一带非常流行。

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

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薏米的妙用了。它被称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古代中医发现它有清热解*,利水利尿的作用。

很多现代人都把薏米作为养颜祛湿的必备品,然而薏米它的性质“偏寒”,所以中医建议孕妇和例假时的女性不要喝。

分享一个食方

1.薏米和红豆洗净,薏米泡一晚,红豆泡软,红枣泡软。

2.水滚入红豆和薏米,中火煮一个小时。

3.加入红枣、冰糖,再煮15分钟。

4.加牛奶至开,出锅。

去湿健脾,非常适合夏季及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

熬红豆薏米粥时,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功效全无。

现代人,10个里面起码有一半以上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肥胖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让身体消瘦下来。

排湿健脾胃需用赤红豆

治疗水肿必有红豆。红豆薏米粥不仅有良好的减肥功效,且不伤身,对于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

薏米又分红薏米和白薏米,红薏米营养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