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到了大忙季节,农村里到处是丰收的景象。今天是周末,来到农村里拜访亲戚,走在乡间的路上,周围到处是金*的麦子,在微风中麦浪滚滚,特别养眼。只是今天天气不好,要不然,田里的收割机开始收割了。
一条河道两边,是一排排农家住宅小院。小院前,妯娌俩有说有笑,谈笑风生。大嫂叫周传英(右)今年91岁,与86岁的弟媳刘桂云家相距不过米,老人每天要来弟媳这里说说往事,谈谈真心话。
这个地方叫东袁村,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村,河流纵横,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儿女们大部分在城市里工作,俩老人去了几次城市,还是早早回来了,认为还是在老家生活好。这是家前屋后的蚕豆,特别新鲜,采摘一点,中饭菜就有了。而在城市里,买不到这样新鲜的蔬菜。
春节期间,周传英老人去城里跟儿子生活了2个月,后来,没有告诉儿子,偷偷溜回来了,主要怕孩子们不肯呀。周传英说,养了5个儿女,3个儿子和2个女儿。老伴早就过世了,一个人独自生活。儿女们不放心,多次要求她去城市里和孩子们一起生活。最后,没有办法被“赶出”老房子,去城市生活。
可是,到了城市里,老人没有说话的人,因为老人只懂土话,听不懂普通话,没有办法与人交流。儿子比较孝敬,饭菜做好了,端上来请老人吃。老人在城里没有家务事做,但是,老人们在农村做习惯了,不做事件,反而不自然,整天腰酸背痛。周传英说,回到了农村老家,这才是我真正的家,天天做点农活儿,腰不酸背不痛,整天笑哈哈。
这是老人种的青菜,看!绿油油的。老人说,农村里,不需要买蔬菜,家前屋后,什么蔬菜都有,比如韭菜、包菜、苋菜、包菜等等。
这是周传英老人新搭建的豇豆架子,前后忙了2天。刘桂云说,她和大嫂一样的体会,只要身体还行,还是在农村好。城里人要散步,锻炼身体,农村人不要锻炼,种种蔬菜,就是锻炼,这是一举两得。
这是新种的苋菜,老人一天要来浇两次水。苋菜是蔬菜中是少有的红颜色的菜,含有铁、钙等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农村有“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的说法,老人最喜欢吃苋菜。
蔬菜开的花,也特别漂亮,不比城里的风景差。“这是茼蒿开的花,特别美丽。”周传英说,上次,重孙拍了一段视频上网,大家纷纷点赞,让她成了“网红”。
老人虽然91岁了,但她就喜欢单独居住。大儿子居住的地方,靠近老人,邀请老人住到他家,老人就是不去。周传英认为,如果什么事件,都要儿女照应,自己不能动手动脑,那肯定老得越来越快,如果要长寿,还是要做点家务事。看!用的是土灶台,老人正在从铁锅里盛出大麦粥。
老人没有牙齿,最爱喝粥。大麦粥是特色小吃,在江苏常州、南通、扬州、泰州等地比较受欢迎。到了夏天,来两碗冷的大麦粥,胜过其他饮料。而且这种“土饮料”,不花钱买,因为大麦是家里自留地长的。看!老人家里的大麦*了,过两天就可以收了。老人麦子也不多,只有不到一分地。
当小编要走时,周传英老人执意要送我们,她手里还拿着小锹去菜地除草。“生命在于运动,我劳动我快乐,而贪图享福,那是坏事,反而享不到福。”周传英说,孩子提议给她找个保姆,虽然是孝心,但这是错误的想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请。对于重新回到老家生活,孩子们现在也理解了,尊重老人的选择。
种的番茄终于开花了,老人很有成就感,幸福得像花儿。周传英说,本地退休人员老李,一个月拿六七千元,图享福,找了保姆照料,他什么事也不做,可是后来高血压、高血脂的毛病就来了,前年就走了,只有70多岁。人还是多做事不偷懒好呀!被5个儿女“赶出”老家,91岁农民又偷偷溜回家:我的事件我做主。对于这事件您怎么看!最后,祝老人健康长寿!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