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丹妮ldquo超长话剧rdquo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右上角“...”→“设为星标”

本文转自:上海艺术评论

超长话剧频频在上海/国内上演,营销手法各有不同,如《如梦之梦》主打明星牌,《酗酒者莫非》力推“国际艺术节邀约作品+金牌导演+演技派明星”的学院范儿,《静静的顿河》《卡拉马佐夫兄弟》《兄弟姐妹》则乘着俄罗斯戏剧热的东风……不管其营销手法如何多变,但他们共同的“卖点”都冠以“超长话剧”的称号。

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超长话剧”

《酗酒者莫非》《静静的顿河》《卡拉马佐夫兄弟》《兄弟姐妹》等,都是依据前作小说—大部分是长篇巨著改编而来的话剧作品。《酗酒者莫非》剧照《酗酒者莫非》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王学兵主演,改编自史铁生的中篇小说《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共三幕。在《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的基础上,导演陆帕还加入了史铁生《宿命》《我与地坛》中涉及到他个人经历和个人感受的一些片段。利用天幕前悬起三幅电影银幕,该剧将影像叙事和舞台表演相结合。“陆帕向史铁生致敬之作”、王学兵主演并凭借该剧拿下第七届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主角奖、华语戏剧盛典“最佳男主角”,以及5个小时的演出时长,都是该剧的卖点。《卡拉马佐夫兄弟》改编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长篇小说。导演康斯坦丁·勃格莫洛夫,由俄罗斯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出。在将原作改编成话剧的过程中,编剧虽然尽力维护小说全貌,却仍对小说中的情感线做出削减,转而着重强化父子间形而上的对立。极简的舞台设计,即时影像的使用,都使得该剧在再现发生在19世纪的三兄弟串谋弑父案的同时,具有了现时代的意义—这关乎精神,是一次自由意志、理性与宗教信仰之间的争斗。《静静的顿河》改编自苏联作家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的长篇同名小说,小说共有4部8卷章。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演出,格里高利·科兹洛夫执导。与《卡拉马佐夫兄弟》致力于淡化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不同,《静静的顿河》用稻草、秸秆和木头在舞台上搭建出了一个民族特色浓郁、时代特点鲜明的鞑靼村庄一角。其他的诸如《》《兄弟姐妹》等话剧作品,也都是依据长篇小说改编而成。虽然超长话剧大都改编自中长篇小说,但长篇小说改编的话剧就一定需要超长的演出时间吗?年,携《零祈祷》参演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俄罗斯著名戏剧导演瓦列里·福金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曾表示,“传递经典文学作品,是戏剧的使命,而现代生活节奏很快,为什么不能把经典文本精简,加快演出节奏呢?经典不是必须宏大并且给人以压迫感的,他们不应该是负累。”(柳青.创作者不能在经典面前丧失勇气不要成为经典的奴隶[N].文汇报-4-30[10])因此,我们得以在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舞台上看到演出时长85分钟的《零祈祷》,和演出时长90分钟的《哈姆雷特》。话剧《静静的顿河》剧照《零祈祷》是继《钦差大臣》《哈姆雷特》之后,福金的作品第三次来到上海。该剧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徒》。福金大胆提取小说中的核心意向“俄罗斯轮盘”,将舞台设计成一个硕大的轮盘装置,绝大部分的表演在轮盘上完成,绝大部分的调度也借助轮盘的转动达成,而假声男高音的出现则是弥合现实剧情和抽象化装置间距离的“神来之笔”。而戏剧谷期间上演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则例证了“长篇小说改编的话剧未必需要超长的演出时间”。该剧改编自普希金同名长篇诗体小说,由里马斯·图米纳斯执导,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演出,曾于年作为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来到国内。该剧舞台简洁凝练,自天幕悬下一幅硕大镜面,加强了舞台的纵深感,丰富了观众们的视觉体验;表演者凭借精湛的技巧、准确的节奏把控,丰富的调度和肢体语汇,将观众逐步引入剧情;众多华彩段落的次第铺陈,以及极具俄罗斯风情的音乐、舞蹈、器乐,不止展示了表演者艺术综合素养,更是为观众徐徐展开了一幅19世纪俄罗斯风情画。在充分体验着图米纳斯导演营造的臻美幻境的同时,该剧亦引起广泛讨论。比方说,文本部分人物设置过于单线条、扁平化;“奥涅金”这一俄罗斯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余的人”的形象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渣男奥涅金”;舞台呈现部分,大量使用独白,旁白交代剧情,克制地使用对白,转而采用舞蹈、肢体推进剧情和外化人物心理,以及响度可能“引起生理体验”的配乐等(《叶甫盖尼·奥涅金》一剧艺术特色部分参考吴丹妮《由两部安多藏戏说开去》[J],上海艺术评论,(05).)。而在笔者看来,这些却是导演的匠心之笔:在文本处理方面,导演采用“减法”——抽取塔季扬娜的情感成长成为该剧的主要线索,并大胆弱化奥涅金的人物形象——这一改动甚至引起了熟悉前作的观众的讨论。里马斯准确捕捉、提炼塔季扬娜情感转变的节点——比如,情窦初开的少女塔季扬娜确认自己“恋爱了!”,以及再次相遇,塔季扬娜清晰地认识到奥涅金向自己示爱是由于自己的贵族头衔,并冷静拒绝他—并加以渲染,于是观众为塔季扬娜拖着铁床完成的弧形调度、为风雪中连斯基的死亡、为揽熊起舞的塔季扬娜那轻快的舞步所震撼,感动。话剧《零祈祷》剧照综合呈现方面,导演采用“加法”——充分运用诗歌、芭蕾、手风琴等具有俄罗斯特色的艺术形式,使得俄罗斯元素浸透了这部作品。前作小说中诗的特质被保留甚至放大,冗长的对白则被芭蕾取代,唯美浪漫的调度和画面,准确的停顿和造型,等等这些都使得这部作品比较适合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充分领略俄罗斯艺术风貌。观众可以在独白的时候大胆地瞥字幕机——大多情况下,独白时舞台是凝滞的,欣赏到多种俄罗斯艺术样式——诗歌、芭蕾、手风琴等,以及相对单纯的、不那么深刻的剧情—看着不累,观众可以大方地将全部精力用在体验、感受上。这与福金对《*徒》的改编思路异曲同工。“减”是为了使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高效的接受导演的思想与创作意图,而“加”则是为了从各维度层层递进地强化观众的体验,使观众终能达到与导演“共振”的目的。“加”与“减”,体现了导演对原著的文学把控和哲学思考。前作载着满身的荣耀矗在改编者面前。是采摘些前作的枝蔓、挖掘些前作的土壤,揉捏起来垒在前作身侧,还是选取一条路径,披荆斩棘地登顶前作这座高山,这关乎改编者的改编思路和创作方法。图米纳斯曾表示,“这戏应该叫《塔季扬娜》”,而《静静的顿河》的导演曾在公开受访时介绍该剧的创作过程,是在学生的课堂训练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创作方法的不同是导致此类改编作品不论演出体量还是艺术风貌都大相径庭的原因之一。

当时间成为导演手段之一

“超长话剧”看似是一个仅关乎演出时长的“现象”,而实际上,其背后应当需要有相当完备的导演语汇为支撑。所以“超长话剧”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导演必须耗费这么长的时间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比较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该剧由法国“如果你能舔舔我的心”剧团演出,导演朱利安·戈瑟兰,改编自智利诗人、小说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长篇同名小说。“该剧主要使用舞台的中部和后部演区,有意而为之的远距离表演是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第一重阻隔;绝大部分的表演发生在玻璃房内,部分演出,尤其是导演需要观众能够准确观察到的表演细节,则会采用即时影像的办法,由摄影师在舞台上拍摄并同步传输至由舞台顶部悬下的宽银幕上,玻璃是第二重阻隔;而玻璃上装置的纱幔/磨砂效果,是第三重。如果可以将这些归纳为物理阻隔的话,那么,长篇幅的独白、对白,则是在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竖起了一重心理阻隔。接连而至的四重阻隔使得观众无法融入剧情,更无法走近角色,于是被迫地驻足原地,始终站在观察者的位置去观察、审视、自忖。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剧照戏剧作品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文本中超越语言和修辞结构的文学性和更高层次的意蕴/意境中浸润着的诗意。从这个角度来看,《》无疑是一个异类。该剧台词虽然饱含着文学的力量,诗歌的魅力,但是,当充斥着强烈情感(这情感或许是愤怒的、恐惧的,抑或许是厌恶的)的台词面对观众喷涌而出的时候,观众感受到的,是台词之外排山倒海般的压力。这压力毫不犹豫地将观众挤出剧情。”(吴丹妮.观演关系的对峙与融合朱利安·戈瑟兰观后[J],上海戏剧(09):16.)情感上被挤出了剧情,而身体却困在剧场中,而且是长达12小时的“困坐”,观众的观察/思考/自忖随着剧情的演进层层叠加。超乎寻常的演出时长,为这一独特观演体验的发酵提供了时间(观众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体验)和空间(观众被“禁锢”在剧场这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上的保证。在《》一剧中,时间成为导演实现自己导演意图的有效手段之一。如前文分析的,为了将观众隔离于剧情之外,导演设置了诸如台词、纱幔、玻璃幕墙、即时影像等重重屏障。然而,不论心理阻隔还是物理屏障,都仅仅是将观众隔离于剧情之外,观众是“旁观者”。导演并不希望观众止步于旁观者的角色,他希望观众的体验和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逐步发酵,最终达到由量变(阻隔的不断叠加,观众的情感被逼驻足原地,并不断受到台词情绪的压力)向质变(观众终于不止步于旁观,而是开始思考,自忖)的转化。而时间,是这转化发生的前置条件。没有充足的演出时长,导演期待的这由量变到质变的反应就不会充分发生。话剧《》剧照

弱化“超长”与强调“史诗”的营销策略

由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相关表坊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如梦之梦》于年1月10日至1月12日在上剧场上演。这已经是该剧第四次在上海演出。早在年,赖声川在北京宣布,话剧《如梦之梦》将于年启动亚太巡演。当年6月,该剧在东方艺术中心作上海首演。年3月1日至3月4日,该剧完成了在导演赖声川的专属剧场——上剧场的首轮演出。该剧总时长8小时,分为上本与下本,一般下午场(14:00—)演出上本,晚场(19:30—)演出下本。上、下本分开售票。对于观众来说,这就相当于把一部长达8小时的戏“物理分割”为两部仅比常规话剧作品的演出时长略长一些的戏。因此无论在观演时间、花费的票款上,这部戏都显得对观众颇为“友好”。时间充裕、体力充沛并且钱包丰厚的观众,大可选择同一天看完上下本。对于在时间、体力和钱包三者中有那么一到二者不怎么宽裕的观众,可以选择分两天,甚至两年观演。这部戏的票价也着实不太便宜—单本的最高票价(莲花池座)差不多需要元,最低票价也需要近元。大麦网票务监测相关数据显示,暑期档专业剧场票房同比增长43%,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走进剧场看话剧。那么,从业者用什么留住观众呢?年底在上海引发观剧热潮的《德龄与慈禧》采用当红音乐剧明星跨界演出话剧的策略,招徕粉丝成为购票观剧的主要群体。该剧制作人李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买票的观众里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传统的戏剧观众。但这些却恰恰是他希望寻觅的观众。话剧《德龄与慈禧》剧照这些观众多以女性为主,在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和上海工作生活,有良好的教养,对艺术感兴趣,消费力非常强,过去他们没有习惯走进剧场,但因为这部剧开始了尝试。据说,有疯狂的粉丝在北京连刷了7场演出,一场不拉地看完了全剧。”(潘妤.话剧《德龄与慈溪》“引爆”京沪两地戏剧市场的背后[Z].澎湃新闻-09-19,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