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毕竟两款游戏相隔了整整10年,这10年间技术的进步和游戏设计理念的变化都不可同日而语。
先说绝大多数玩家都看得出来的技术上的变化。
首先画质上的改变就不用多说了吧,星际1时代还都是2D贴图画质,游戏中单位的建模也都是由多个2D贴图假装成3D效果。星际2就完完全全是纯3D建模下制作的游戏了,人物的物理碰撞也更为真实,但这也导致了和星际1时代相比同一个范围内会聚集更多的单位,使得AOE的效果更加明显。这也是不少玩家吐槽星际2比赛的观赏性不如星际1的原因。
单位队伍编队大幅度改进,星际1时代最高只能12个单位编程一个队伍,所以有时候一些高手在对局的时候键盘上0-9这十个数字键盘甚至都不够用来编队的,而星际2一个编队单位的数量几乎没有上限,一个编队可以一次性容纳所有的单位,当然职业选手不会这么做,但对于新手玩家来说算是大幅度降低了操作难度。
快捷键的设计更加人性化了,除了玩家能够直接在游戏中自由的修改快捷键外,F2这个功能键绝对是深入人心的,一次性选择所有的战斗单位,同样是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再来说说设计理念的不同把
说实话,虽然当年星际1火爆全球,但是暴雪却错失了电竞的早班车。当年星际1做完也就做完了,在后来的数年当中,对于游戏的平衡性修改少之又少,因此这么多年来能用的战术也就那么多,所以还是很容易出现战术同质化的现象。
但星际2时代,由于互联网和电竞的普及,暴雪为了保持游戏的寿命,所以经常会对游戏的平衡性不断的进行修改,我们从自由之翼时代看过来,有些兵种单位几乎不可能登场的情况,到现在所有的单位都有其各自的用途,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还有就是游戏中加入了更多的模式,比如PVE的指挥官模式,利于新人上手的执政官模式,至于他的战役其实更像是一个大型教学模式,个人觉得除了看看剧情以外,也就是让玩家们熟悉一下兵种操作和功能的用途。
这两年来,随着RTS游戏的没落,星际2自然也逐渐淡出了玩家们的视野,尤其是韩国那边,星际电竞水平下滑非常严重,前两天的全明星赛更是首度出现了20年来决赛无韩国人的情况,当时星际老男孩解说都在说韩国星际亡了。也是,这两年得益于暴雪的保护政策,极大限制了韩国星际电竞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中国和欧美的星际选手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
如今的星际争霸已经江河日下,但是反而却要比以前韩国一家独大的时候更有意思,这着实有点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