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音乐节演出活动越来越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年的新冠疫情让音乐节活动暂时停摆,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音乐节作为长假期间的一种新兴的消费娱乐方式又开始活跃起来。
今年“五一”假期的音乐节演出更是频繁,像是要把疫情期间抑制的消费热情来个集中释放。不过,每日商业报道注意到,随着音乐节演出的门票价格的快速上涨,但大麦、秀动、猫眼等购票平台出现的跳票和退票难等问题,却也增加不少。
音乐节票价涨得厉害
“我依稀记得大二那年,一场音乐节演出票不会超过元。一场新冠疫情是直接给消费者催肥了咋的?”“这价钱,还真不如去看演唱会。”近期,不少乐迷在微博超话中抱怨道。
以4月温州星巢音乐节的定价为例,单日全价票元、单日VIP票元、双日全价票元。在大麦网上,今年“五一”期间,全国举行的音乐节有近20场,单场VIP门票最贵的元。
对于不断上涨的音乐票价,有网友表示,“虽然中午没抢到预售票,就已经打算不去了,但晚上想起这事还是睡不着、气不过,想来吐槽一句,主办方“心真黑”!去年仙人掌预售票价是元,我以为就很贵了,没想到这次星巢预售票是元一张,就有点离谱了!这让我的“五一”节就不快乐了!”
数据显示,年创办的草莓音乐节,最初票价为80元/张,到年五一在上海举办,票价已涨到预售单日票元/张,全价单日票元/张,上涨最高达7倍。
一位乐迷表示,“当时,一年就那么几场音乐节,每一次都像是声势浩大的朋友聚会,乐手和乐迷都一起从全国各地聚集,往往是一个月前就开始组织谋划。乐队们没多少演出机会,每次都想着表演多几首歌,两三次被主办方催,才依依不舍的下场,不像现在是一分钟都不能拖,拖了就赶不上去别的城市演出的飞机了。”“怎么说呢,即便音乐还是自由的,音乐节已经设起门槛了。”他感叹道。
购票平台否认跳票
音乐节票价的普遍上涨,并没有带来服务质量的提高,因为音乐节门票出现的跳票现象,投诉的购票平台时有发生。
在黑猫平台上,有投诉称,上海国潮音乐节的购票环节中,经调查现已知有几百多人出现了跳票问题,明明付款前是自己想去的时间段,结果付款后发过来的短信却是其他非热门时间。因此,有充分理由怀疑购票平台有很大责任并有跳票嫌疑,而大麦、秀动、猫眼等各平台强硬拒绝退换音乐节门票,属于“霸王条款”的违法行为,受害者已知近五百余人,涉案金额初步估计超过二十万。
对于购票平台拒不承认跳票的情况,有购票者在微博晒出视频和图片证据,证明自己在选择5月4号演出的情况下,最终被改为另一天。
实际上,这并不是上海国潮音乐节第一次出现跳票的情况。去年,在猫眼、大麦、票星球等平台,购买上海国潮音乐嘉年华门票时,都出现了系统跳票的问题。购买10月3日元/张的票,付款后却变成了10月1日或2日的票,有消费者成立猫眼维权群,群成员达到人。
经过沟通,猫眼大麦、票星球等平台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要想退票,需要承担10%的手续费。退票过程中,平台客服仍然表示,系统在售票期间一直很稳定,未出现日期改变的情况。
今年国潮音乐节的跳票事件,在几百人的施压下,退款终于到账了,但一名消费者表示,这次平台的态度很坚决,不承认退票,如果不是他们几百人那么多天的努力,可能到现在还得不到退款,而且此次申请退款的理由也不能是跳票,只能选择填错了。
每日商业报道注意到,这两次维权的主力分别是明星王琳凯和王嘉尔的粉丝,或许是因为这二人的高人气,才出现了跳票的情况。尽管这两次跳票事件解决了,但在投诉平台上,仍有大量跳票投诉未得到回应。
退票困难
除了购票平台出现的音乐节跳票现象,购票平台还存在,允许消费者凭一张身份证购买多张演出票,但实际入场时,消费者只能是一张身份证,只允许一人入场的情况。
一名消费者反映,4月22日,由晓峰音乐公社发起的成都星巢音乐节在官方微店与秀动票务平台上线,音乐节一票难求,为增加抢到几率,他和友人同时在微店和秀动分别进行抢购,几乎同时下单成功。虽购票下单时,显示实行一人一票刷脸进入,但没有实行身份证锁定。因此,多平台下单的同一身份证,可以购买到多张演出票,却在观看演出进场验票时,只允许一张身份证一人进入,不允许退票或者转票。这属于霸王条款。投诉秀动与微店票务平台,要求退票,却被告知按照规定的一人一票刷脸进入,一张身份证即使跨平台也只允许购入一张票。现在知道的已有一百多人在大麦、秀动、猫眼等各售票平台上遭遇一证多票、跳票、错票不可退等情况,其中以学生群体居多,涉及金额已近10万元,同时各售票平台均强硬拒绝退票。
在投诉的平台上,对于上述情况,消费者对秀动APP、大麦网平台发起了集体诉讼,但目前不少集体处理率仍为0%。
此外,据消费者反映,7天内的正常退票也得不到受理,为了退票,一些消费者建立维权的群,但客服仍是一再拒绝称,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退票。
一名购票者告诉每日商业报道,“我们就不停打电话给。”期待事情早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