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 http://m.39.net/pf/a_4579738.html业务特点
大麦业务链条涵盖了从B端生产、C端销售、现场换验的全套流程。其业务架构也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保障不健全、设施不完善;
第二阶段:支持部分大型抢票需求;
第三阶段:“体系化”承接所有大型抢票需求;
第四阶段:“常态化”体验优化;
第一阶段
此时的大麦架构还在大麦自己的IDC内,主要是原有大麦技术架构承担需求。此时的架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保障设施不健全:大麦IDC机房硬件、快递均有限制,DB还是SqlServer,很多库是单库,不能应对大型抢票时的挑战;
预案、限流不健全:系统在面对高流量时,没有自我保护措施;
监控运维手段零散:定位问题、解决问题耗时长;
解决方案
这一阶段主要是一些零散解决方案,针对问题解决。比如搭建简易版限流方案,做性能优化点,整体上未体系化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由于已经被阿里收购,所以架构重构直接切入阿里域内解决方案,逐步替换掉老系统。
这一阶段的关键就是新老方案的迁移:
APP链路改造:技术改造重点放在无线端,所有APP流量先进入阿里域,再路由到大麦IDC,让阿里机房抵挡大量流量;
借助阿里基础运维设施:由于入口流量直接进入阿里域,降级、限流的动作可以依赖于阿里服务治理平台能力做;
建立抢票预案:围绕于大型抢票场景做预案建设,比如商详页增加tair缓存,靠tair抗住阿里域流量,建设流量打到大麦IDC;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针对于抢票流程上的系统做了体系化升级,完善了抢票流程和可靠保障机制。升级后的架构可以承接住所有大型抢票需求,用户体验有所提升。
优化动作:
精简了搜索response过大的问题,降低了对宽带的压力;
在阿里域内,大型抢票选座流量直接打到了阿里域内,采用异步和类似ConcurrentHashMap的平衡机制,解决了大麦IDC选座的缓存一致性问题;
继续完善阿里域内交易链路功能,下单接口全部放在阿里域内,下单之后订单同步到大麦IDC内服务履约;
保障流程:
大麦主要是票务平台,主要保障的*金链路就是抢票,针对于这个链路需要建立可靠性保障和SOP。
抢票分为抢票前、抢票中、抢票后等环节:
抢票前:重点是由业务方抢票申报,再由技术方确认是否安排预演或压测,由业务方判断预案执行范畴及风控级别;
抢票中:重点监控和过程中的应急处理,每逢大促,各个角色聚集一起,各司其职;
围绕于抢票流程,可靠性保障包括:预案/预演/容量等专项;
预案建设:已有成熟的流程不再安排预演,新玩法需要模拟抢票,提前暴露问题,并建立体验问题预案;
容量保障:技术拉取全链路最近类似项目压测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和线上真实流量做评估,分析抢票环节是否可以顺利支撑,是否存在性能瓶颈,是否需要做限流;
预案执行:在全链路中找到核心场景,如:首页搜索、商品详情、票务选座、交易下单、票务库存、订单服务、无线端等场景建立预案。同时将高频使用缓存信息在活动开始30分钟预热到缓存中;
问题复盘:针对于每次活动出现的问题、客服反馈、线上问题进行收集,组织复盘,并将todo落实到action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