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里的风俗文化你知道吗
TUhjnbcbe - 2023/9/3 21:19:00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民俗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行动的文化核心点。中国的民俗,体现的是中国人的情感、价值观、理想,以及个体与集体和民族的共同的历史联系。同时,民俗中保留着大量的民间自然传承的历史遗迹,是许多文化遗产的记录,这样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加倍珍惜。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可以说民俗文化产生于一个地方,同样的是,它也传承于一个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也决定着不同的文化类型。

盐城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沿海城市,有着自己的地域特色,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民俗文化,并使得这些文化都烙印上了盐城的特色。

下面我给你们介绍下盐城的几种特色的民俗文化。

一.过节刻

岁时节庆是岁月长河里泛起的一片波光,荡漾的一条水痕。岁时节庆在盐城人说说就是“四时八节”。盐城方言叫做“过节刻”。如果说岁时节庆是一种集体娱乐活动,那么生育寿诞则是亲友之间对生命的一种祝福。生育礼仪,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审美意义。例如用芹菜喻勤奋,用枣子喻早生贵子,用骨喻刚强坚毅,用喜蛋喻完美无缺……,这些无不寄寓了人们对新生命诞生的美好祝愿。盐城人重视过整生日,从10岁到40岁叫做生日。男做三十,女做四十。由岳父母替女婿做生日,俗称“拔穷根”。盐城历来有“四十岁不发,则穷根已定“之说。50岁以后叫祝寿。

二.开秧门

经过千百年的锤炼,盐城人民在烧盐、打鱼、种地收割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生产习俗。盐民们要在烧盐的锅灶上,摆上酒肉,焚烧*元、香烛,朝拜“盐盘大圣”。渔民们出海打鱼要举行“满载酒”,“开网眼”,祭拜龙王。建湖人打鱼第一次开网,鱼只吃半边,留下半边,抛入河中,回敬河神,所谓“撒网捣鱼,吃一半,留一半”。水网地区第一天起秧叫“开秧门”,开秧门这天亲友同喝“开秧酒”。这些习俗既浸透了盐城人辛酸的泪水,又是盐城人智慧的结晶。一代代人因循着这些习俗去劳作,往往能带来平安吉祥,收获丰收的喜悦。

三.六大碗

盐城是农业大市,粮棉主产区,这就决定了盐在人的饮食结构和饮食特点。建国前,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一般是“两稀一干”。那个中午的干饭也不过是大麦、玉米子。西部水网地区因盛产水稻,居民以大米为主食。稻米不够,就用萝卜、山芋、山芋干、青菜、南瓜凑合一下。借地域之利,盐城置身淮扬菜系,宴请则捧上“六大碗”或“七碗八碟”。改革开放后,盐城人与时俱进,名菜、名宴迭出,尽得风气之先。六大碗顾名思义有六道菜,分别为膘,肉圆,涨蛋糕,红烧肉,杂炒和红烧鱼再加上冷盘和青菜豆腐汤,这就是盐城六大碗。

膘肉圆涨蛋糕红烧肉杂炒红烧鱼冷盘

四.开船

满载会与满载酒旧时,渔民,们在汛期出海之前,要举行贡会,贡会的宗旨是“龙王保佑,满载而归”。因此又叫满载会。下海若能满载而归,便认为是龙王发了慈悲,船主须备足酒菜,拜谢龙王。然后全船人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称之为满载酒。此俗已延续许多年,直至现在,渔船出海归来,家家都有饮酒放鞭炮的习俗。开网门每年的正月初,渔民出海之前,都要举行开网仪式。这天船主装点香烛、恭奉三牲(猪头、鸡、鱼),船主领头,阖船渔夫人人跪拜海神,祈求出海平安,然后,众船民在船主家吃“满载酒。酒后,由船老大主持祭网仪式:敲锣鸣炮,将渔网平放海滩上,请一孕妇在网上剪2--3个眼,然后再拖网上船,起锚开航。开船时,先将船调个头,谓之“攘风”。无风时,船老大站立船头,领头高喊“哦嗬嗬哦嗬---嗬”,叫做唤风,说是风在天上转,船上要人唤。

以上四个盐城传统民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中蕴含着丰富的盐城历史文化,让人不禁沉醉于其中,让人慢慢去品尝……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里的风俗文化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