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丹阳面塑与传统美食的完美结合
TUhjnbcbe - 2024/2/18 17:29:00

每天陪你酒话连篇的

大罗言酒

全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3分钟

丹阳隶属江苏省镇江市,古名云阳、曲阿,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早在公元前年,秦朝就在此设置云阳县(后改曲阿县),是现江苏地域设置最早的15个县份之一。

历史悠久的地方都少不了被人津津乐道的传统饮食,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丹阳也不例外,其境内也有不少值得一提的美食。

塘鳢炒索粉 

塘鳢炒索粉,过去在丹阳民间广泛流传,是举办喜庆筵席等必不可少的上乘佳肴。其制作方法:采用生长在农村水塘石缝中嬉戏水的塘鳢(又名痴咕呆呆)为主料,取其鱼肉切片,然后再用本地窦庄生产的水索粉,以及蟹*肉、虾仁等高档配料,用旺火热油炒制而成。

大麦粥

大麦粥过去在当地几乎每家每户的早餐桌上都少不了。只是现如今,人们的早餐越来越丰富,选择越来越多,谁也不愿意在熬粥上花费那么多功夫了,大麦粥也渐渐成为了历史。

埤城羊肉 

埤城羊肉是丹阳市的地方特色菜。尤其是后巷、埤城的红烧羊肉,历史悠久,负有盛名。其烹制技艺经过一代代名厨的不断提炼加工,逐步形成了富有浓厚乡土特色的菜肴。选料讲究,一般以带皮的山羊肉为上品,羊皮中含有皮胶,既对强身健体有大补作用,又能使烹调出来的羊肉汁稠味美,是冬令季节的一种营养滋补佳品。

界牌豆腐
  

界牌豆腐常用的是骨头汤、鸡汤、鱼汤等制成的高汤和由界牌本地生产的豆腐制作而成。 制作讲究:豆腐不用刀切,而是用手把一块块豆腐分为若干小块,出水待用。再用高汤把豆腐放在锅里,投入大葱、胡葱、精盐、酱油、猪油、味精等调料,用文火煮,使豆腐起孔,吸入汤汁即可。

鸭饺

“鸭饺”,并非是用鸭肉包的饺子,而是用一种特殊方法制作的美味鸭肴。其创于清康熙年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制作鸭饺,必须选用延陵镇特产小个儿菜鸭,尤以秋鸭为佳,此鸭别地皆无,故堪称丹阳一绝。

水晶猪手 

水晶猪手是一道佐酒佳肴,在丹阳城乡及周边县市颇有名气。喜庆筵席上可作冷盘食用,也可买回去招待亲朋好友作为冷菜上桌,制作方法:将猪前爪一只只刮洗干净,再对每只均匀地洒硝水,并用盐揉匀擦透,平放在缸内腌制七天(夏天可将缸放入冰箱)。

经腌制捞出后放在冷水中浸泡,去掉涩味,刮掉皮上的污物,用温水漂洗干净。再将葱段、姜片、花椒、八角拌匀装在纱布袋内,把口扎紧。锅里放入清水,加精盐、白糖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放入香料袋、料酒,改用小火煮约一个半小时,捞出冷却。上桌时将猪手切成大小一致均匀的小块装盘,用姜丝,镇江香醋蘸食。

以上说了部分丹阳的美食,但有一样虽不算美食,却与美食脱不了干系,它就是丹阳面塑,它在丹阳东南乡一带,早在清代,大户人家过年过节迎亲做寿,都会请面塑师傅来做面塑料糕团,人称堆花团。

说起面塑的起源,具体年代已不可考证,只知到宋代时,捏面人已经成为民间节令很流行的习俗,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当时面点,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孩儿鸟兽、飞燕形状等,可谓奇巧百端。发展至清光绪年间,天津出了一位面人张。他早年抄录戏曲,擅长校勘,人称百本张,捏面人的艺术精湛,可惜其技艺在晚年失传。

面塑的原料主要是面粉或经过加工配置的复合软陶质材料。它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不同于彩塑作品是成形后再着色,面塑是由事先已经染色的面团巧妙地组合而成,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巧妙的心思和细腻的手法。另外,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一般用澄粉、生粉等制成。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内容---

火锅小酒酒搭配指南

醉倒在酒坛边的“怒江”

六安独特的“小吊酒”

走嘛,到永州克喝酒

广西百色:黑衣壮

怒族的“酒”之怒

--END--

自己动手也能酿造出口感清醇

营养丰富的果酒

扫码加群

获取零失败的酿造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丹阳面塑与传统美食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