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南半球为何没诞生像样的文明气候恶劣是重要
TUhjnbcbe - 2024/6/14 19:39:00

纬度30°-60°的地区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南半球这个区域陆地很少。

南半球就是赤道以南的区域,相比于北半球,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小,约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为北半球陆地的一半,除开南极洲(约万平方公里),还剩约万平方公里,只有北半球陆地的三分之一。

南半球的陆地,包括南极洲的全部,大洋洲的95%以上,南美洲的大部分,非洲的近一半,以及亚洲的一小部分(马来群岛南部)。

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国家有30余个,发达国家只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比较富裕的国家还有智利、乌拉圭、阿根廷、塞舌尔、毛里求斯等。

目前南半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小,完全无法与北半球相比。五常全都在北半球,G20当中只有3个完全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GDP总量上万亿美元的17个经济体当中,只有澳大利亚完全位于南半球,以及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巴西和印尼。

而在古代,南半球也没有诞生像样的文明,比较出名的印加文明,还停留在大规模使用石器的时代,青铜器很少,铁器更是无从谈起,连文字都没有。结果在16世纪多个西班牙人就征服了印加帝国,身着铠甲、手持火枪和利剑、骑着战马的西班牙人,面对拿着木棍、石斧的印加人,简直是降维打击。

南半球为什么没有像北半球那样,一个接一个的诞生强盛文明?到底是受到了哪些方面的限制?

限制南半球诞生文明的因素很多,气候是重要因素。

南半球缺乏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且集中在低纬度,中高纬度的陆地更小,导致南半球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而热带气候是不利于孕育文明的。

詹姆斯·费尔格里夫、贾雷德·戴蒙德等学者认为,最利于文明诞生的区域是30°至60°之间的土地,在北半球这一区域拥有大面积的土地,而在南半球这一区域大部分是海洋。这里四季分明可以刺激需求,有较充足的能量可以利用,冬季的低温能杀死对农业有害的昆虫,寒冷条件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慢还有利于有机质的累积,增强土壤的肥力。

而热带地区持续的高温潮湿会让有机物被快速分解,充沛的降雨会将营养物质冲刷到河里,导致热带土壤贫瘠,缺乏肥力。热带也没有冬季的低温来杀死害虫,常年的高温反而使得各种病菌大量繁衍,瘟疫从古至今都是热带的一个大问题。

这是世界土壤分布。

非洲中南部、南亚和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南美洲北部,遍布着各种类型的热带红壤。红壤土层薄,偏酸性,肥力低。

而欧洲西部和中部以棕壤为主,我国北方以栗钙土和棕壤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尼罗河入海口、两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土壤以草甸土和水稻土为主。这些土壤的肥力都高于热带的红壤。

受气候和土壤影响,北纬30°左右的地区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四大古文明都位于这个区域。而热带地区长期处于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

南半球缺乏可驯化的牲畜。

北半球的亚欧大陆和非洲北部是众多物种的起源地,这里众多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可以为早期人类提供食物,还能提供备选的家畜家禽和农作物,比如猪、狗、牛、羊、马、驴、鸡、鸭、骆驼、水稻、小麦、大麦等都驯化于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或古埃及。

而南半球,本身就没有多少大型动物。

非洲南部的大象、犀牛、河马、鳄鱼的驯化价值低,澳大利亚长期与亚欧大陆隔绝,除了鳄鱼、袋鼠、袋狼和几种巨蜥之外,没有大型动物。在南美洲,印加人驯化了羊驼和骆马,但这两种动物体型偏小,用来驮东西勉强还行,但无法骑乘,结果被骑着马的西班牙人打得落花流水。

马对农业社会的重要性非常大,不仅可以驮运物品,还能用于通讯和征战。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有了马之后实力大增。马曾经在北美洲灭绝了,西班牙在16世纪又把马带回了美洲,马逃逸后在北美大陆上繁殖,形成了数量巨大的野马群,印第安人捕获野马进行驯化,有了马的印第安人如虎添翼,对抗殖民者时不会像印加人那样毫无还手之力。

总的来说,南半球没有诞生像样的文明是受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如果没有外来文明进入,即使再过1万年,南半球也无法自己孕育出像样的文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半球为何没诞生像样的文明气候恶劣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