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的采集者并没有金钱的概念,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需要食物自己去找,需要衣服自己来做。
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简单的交换关系,比如找部落里医术最高明的人看病,作为交换可以帮他盖草房等,或者只是单纯的帮忙。当然,这种关系只能存在于熟人之间。
到农业革命后的一段时间,这种状态依然没什么改变。后来有了王国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才有了专业化的新契机。
人口稠密的城市开始能够养活专业工作者,比如鞋匠、律师、医生和牧师。随着专业化,也出现了一个问题:不同专家生产的东西,该怎么交易呢?
以物易物根本无法解决陌生人之间的大量物品交换。除非,有一种所有人都愿意接受的交换物,这就是货币。
当然,货币不一定是金子,最开始是大麦、贝壳、山羊等,后来换为金银,然后是纸币,再到后来变为虚拟支付,只是数字在不同账户之间的搬来搬去而已。
人们之所以愿意如此,正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这个集体的想象。可以说,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率的互信系统。
金钱有两大原则:万物可换,万众相信。
正是因为这两大原则,让数百万的陌生人合作各种贸易产业。然而,人类相信的,不是某些神圣的价值观,而只是金钱本身以及背后那套没有人性的系统。
然而,有一些“无价之宝”,比如荣誉、忠诚、道德和爱,是不该被放到市场上的。就算市场开出天价,有些事情就是不该做。
金钱,不该只有粪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