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
阳历:6月5日19时36分33秒
农历:丁酉年丙午月癸亥日周一
今天还是国际环境保护日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周礼·地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夏播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故称“芒种”。
芒种——农历24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
太阳到达*经75度,
对应《易经》离卦(太阳)
《易经》中,九是大成之数。
所以,芒种既是播种的季节
更是收获的季节。
??芒种三侯
春争日,夏争时。天道酬勤,只争朝夕!
中国古代将“五天”称为“一候”,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
每个节气的“三候”结合当时的气候特征,
和一些特殊现象又分别起了名字,
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
螳螂于深秋产卵,
到此时,小螳螂感破壳而出。
鵙是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
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
并且感阴而鸣。
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
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字解读
[繁体]芒[繁体笔画]9[五行]木
形声。从艸,亡声。
本义: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
芒,草耑也。――《说文》。
种之芒种。――《周礼·地官·稻人》。”
芒之为言萌也。――《白虎通·五行》
??芒种诗词
“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
观刈麦
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梅雨五绝
范成大(宋)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时雨
陆游(宋)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芒种民俗
青梅煮酒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送花神
芒种时节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
芒种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是日,人们要设案供物,焚香祭祀,来为花神饯行。
??芒种养生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天气炎热。我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芒种时节起居宜早起,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饮食需清淡,以质软、易消化食物为主;精神要放松,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防暑
在高温、高湿的天气里,需格外注意预防中暑。白天出门最好打伞和戴帽子,要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还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为提振精神和避免中暑,还应注意多食含钾食物。
??芒种农谚
芒种忙,麦上场。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不雨直干。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芒种芒种,连收带种。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选种忙几天,增产一年甜。若要种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麦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麦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麦熟一晌,虎口夺粮。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麦收九十九,不收一百一。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熟收,干熟丢。麦收要紧,秋收要稳。紧收麦子慢收秋。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妥。麦子争青打满仓,谷子争青少打粮。生割麦子出好面,生砍高粱煮好饭。杏子*,麦上场。枣花开,割小麦。芒种——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好时光,莫辜负~
责任编辑:孔静
点击以下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