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农夫》一书在有机农业领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它是最早出版的一本反思西方依赖不可再生能源的农业耕种形态并介绍东亚持续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书,作者在书中叙述了他来访东亚三国的目标“我们渴望了解经过两千年或三千年甚或也许四千年之久的今天,怎么使得土壤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这三个国家稠密的人口成为可能。”
书的作者是美国土壤局局长F·H·King,他于来访中国,访问了太湖流域、香港、珠三角和西江流域、青岛、济南、天津、长春,考察了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在他的书中反复提及的核心观点就是那个时候的中国城乡之间、乡村内部进行的物质循环,特别是农业与人的衣食住行的关系,文中的描述让传统农耕社会的图景展现在眼前."
四千年农夫笔记
中国、朝鲜和日本都永续农业
东南亚三国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高效利用各种农业资源,甚至达到了吝啬的程度,但唯一不惜投入的就是劳动力.
在水稻收割的前后,人们通常在土地上种植”三叶草”,因为它可以一直种到下一个插秧的时节/到了那个时候,它们要么被直接翻进土壤,要么被从运河底挖出的泥土浸湿之后堆放在运河的边上,发酵二三十天后,再将它们用到地里.
我们看到在一块地里种着三种不同作物是很平常的事,但这三种作物的成熟期完全不同,其中一种成熟了,另一种就紧跟着开始生长,剩下的一种作物还在土壤里处于育种阶段.农名通过施足够的肥和必要时补偿灌溉等做法,让土壤在作物生长季节发挥最大作用.
在湖南岛上,有一种施肥方法我们之前都没有见到过.它们收集运河淤泥,讲其堆放在田边晒干之后再施用到田里.
如果我们每天将万成年人的粪便施用于田间,那么每天就能给土壤带来1吨多的磷和两吨多的钾.
东莞这儿的池塘无论深浅都能养鱼,浅的池塘是可以在干旱期排干水的,它们只有在雨季才被用来养鱼,排水后的池塘可以用来种植作物.
(日本)正如我们所见的,茶叶种植的地方相对较为陡峭,并不是完全平坦的梯田.茶园里总是覆盖着大量的稻草,以防止由大雨引起的水土流失.
在准备堆肥时,人们会在水库附近挖些坑,如图所示,所有的残株废茬都扔进了这个堆肥池里,并与水库底部的软泥一块浸至饱和状态.
(上海)苜蓿的茎也可能被煮熟晒干,然后在不当季时拿出来食用.
(山东)他家的炕很宽,大约30英寸高,而且它还是用长12英寸,厚4英寸的砖头砌成的.制作这种砖的步骤是:首先将稻田里的底土和谷壳,秸秆的短茎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将这些混合物装在一个塑料的模具里,之后是把它们放在阳光底下晒干,最后在使用这些砖块前还要在砖块的表面涂上一层混合的有谷壳和秸秆的泥浆.这种炕能够大量吸收厨房中的废热,不管是在白天当沙发使用,还是在晚上都能很好的传热.
(东北)这种用稻草盖成的房屋冬暖夏凉,很适宜居住.但是用稻草盖的屋顶寿命很短,通常每3~5年就需要翻修一次.而盖屋顶的老稻草却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它们有的也被用作染料,烧成灰之后,再用作肥料.
蚕豆是一种既可以当肥料又可以做染料,同时又可以食用的作物.
施用大量淤泥产生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能够将大量的石灰加入土壤,石灰在絮凝和沉淀后与泥沙融合在了一起,增加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淤泥还带来了大量的螺蛳壳,这些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油菜是芥菜和卷心菜的近亲,它在早春还比较凉爽时就已经开始迅速的生长,在种植水稻和棉花之前就已经开始发芽,它的幼苗和叶子汁水丰富,富含营养,容易消化,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它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后再吃,还可以用盐腌制以便冬天食用.菜籽油成熟之后秸秆是很好的染料,油菜籽可以用以榨油,油可以用于照明也可以烹饪,渣还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肥料.
假如将油菜渣和灰作为肥料施用于田间,那么土地的肥沃程度能够保持平衡.菜籽油中的碳,氢和氧主要来源于大气,而不是土壤.
对细菌的研究工作表明,处理人类粪尿和生活垃圾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们埋在干净的土壤中自然净化.
草木灰的成分哈包括钾和石灰,都对增加土壤的肥沃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森林一直都是提供草木灰的源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土地也为耕地提供了绿肥和堆肥的材料.第一次看看发的植被主要是作为绿肥施用于稻田中,这些植被被放在水稻植株中间,然后用图9-9所示的方法被踩进泥里.
(室内堆肥)在调制堆肥的过程中,每天都有材料(草)被运输进来,然后它们会被铺放在地板的一边,堆至5英尺高.这些材料达到1英尺厚时,其表面会被铺上一层1.2英寸厚的土壤或泥浆,然后重复这种做法,直到5英尺高.调制过程中还会往堆肥中加一些水以保持湿润,并且还将室内温度一直保持在低于人体体温的水平.若是夏季,调好堆肥之后,还得在原地放置5个星期,冬季则会放置7个星期,然后才能将其转移到房子的另一边.
除了扁担,独轮车可以说是世界上使用人力效率最高的设备.
(山东)我们坐着的地方前面的堆肥池里只堆放有三分之二的肥料.它们里面有人的粪便,植物的秸秆以及从街道和田边的猴急到的各种废料,草木灰没有直接倒进池塘里,而泥土则堆放在了街道上.人们是不是地会往池里加水直至将坑里的东西完全淹没,以保证所有的东西都能被浸湿,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发酵的过程.
这些堆肥池子的产量主要取决于池子大小,以及调制堆肥时间的长短.堆肥吃的主要目的是将所有有机质完全瓦解,最终的结果是变成灰浆一样的粘稠物质.
在即将给土壤施肥之前,或者实在即将给作物追肥之前,人们会先将已经发酵的肥料放到一个防水的篮子里,然后将它们带到图10-9所示的院子里或是倒在街上铺开晒干.晒干之后再将它与新鲜的泥土,草木灰混合并不断翻动,使它们能够通风,以加速其硝化的过程.在此期间,不管是在堆肥池里还是在作物正开始硝化的地面上,与泥土混合在一起的,正在发酵的有机物都在将植物养料变成钾,钙,硝酸美和磷酸盐等各种可溶性养料.假如时间允许,气候条件有利,而且湿度适宜,那么这些堆肥就可以提前施用到地里,要用土将堆肥掩埋起来,使它们能在泥土里继续发酵.如果不这样的话,这些儿堆肥就会被一边一边的加工.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加一些水,直到它们充分腐熟.之后,再将它们晒干磨成细细的粉末.
还有一种在土里形成硝酸盐的方法也被中国农民广泛使用,也再次突出腔调了中国特色的保存方法和利用一切有价值东西的方法.这种方法取决于硝化过程中房屋地面的泥土中含有硝酸钙的趋势,硝酸钙是可溶解的,因此能够吸收水汽,并使地面变得潮湿和粘稠.过滤一下房屋地面的泥土,将土壤中的硝酸钙溶解进水中,然后再将滤液与含有碳酸钾的草木灰混合,使硝酸钙转化为硝酸钾.
房屋地面的泥土还可作为一种肥料直接被施用于田间,或是用于制作堆肥.
远东地区农民制作堆肥的方法,以及加工炕土,墙壁和房屋底土的习俗都大大缩短了有机物腐熟过程中化学,物理和生物反应所许的时间.
(江苏浙江)上述在小麦地里种植棉花的方法是时下普遍采用的一种特殊的种植方法.如果气候条件允许,许多地方都会采用这种复种的做法.有时在同一片田地会循环种植多达三种作物,这些作物种植和成熟的时间都不同.我们已经注意到作物种植时间会重叠,并且这儿采用的是*瓜与蔬菜轮种的方法.复种的方法使田里的作物变成了多熟制,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的每分每秒促进作物的生长.
例如冬麦即将成熟,云豆还差三分之一的时间也能成熟了,而棉花则是在4月22日刚刚被种下.
例如冬麦和大麦会被并排种植着,然后给土壤施用一些绿肥,例如中国苜蓿这种野生的苜蓿属植物.农民会不断翻转它们,为种植在大麦周边的一列列棉花提供植物养料.在收割了大麦之后,原本种植大麦的土地会被再次翻耕和施肥,在棉花即将成熟的时候田里会种上油菜,一边在冬季的时候可以用油菜作为原料腌制咸菜.
经济收益的规模主要取决于丰富的水资源.
图中的红色苜蓿是在秋季收割了水稻之后播种到田里的,在稻田被犁耕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成熟了,比嗯切能被割下来埋在土里作为绿肥.这种苜蓿的产量是每英亩18~20吨,在日本,每英亩所产的苜蓿通常要被施用在3英亩的田里,它们的残茎和根通常被施用于生长苜蓿的田里.平均每英亩田里施用的绿肥就达到了6~7吨,其中包含了37磅的钾,5磅的磷和58磅的氮.
(日本奈良)在刚开始的四年或者5年实行稻谷和大麦轮种;接着,在夏季种植瓜类;在第五年或者第六年开始种植蔬菜.为了保证足够的绿肥,它们每年都会在大麦的空行间种植大豆,时间是每年的11月份.
(日本)茶农在冬季会在茶园里套种谷物,夏季会套种蔬菜,套种的作物可能是豆子或者大麦.
在中国母亲总是在孩子还没张牙的时候就给孩子喂咀嚼之后的肉,孩子吃了肉之后就会不停的抽搐.
(中国)移植桑树.首先将树枝稍微劈开一些,然后再将一些用稻草裹住的湿泥土裹住枝条.这样不仅能使树枝一直被土壤包裹着,还能为以后的灌溉做准备.将树枝种下之后,再在其外表绑上一圈竹条以固定枝条.用这种方法人们又能种植出许多的桑树,形成许多新的桑园.
(滦州)通常都是种植两排玉米,高粱或小米,然后再套种一排大豆,而且排与排之间的间距通常都不超过28英寸.
(山东)6月中旬在已经成熟的芸豆田里套种的小米也已经长到了6英寸高.
(朝鲜)在新藤,所有稻草都和一些淤泥与草木灰混合,再加一层薄薄的水,调制堆肥.它们农田周围满是植物,这样就能为农田提供充足的腐殖质和有机质.
(日本)灯心草可以和水稻套种在一起的,先育苗,一段时间之后移植到稻田里,灯心草的产量巨大.他们所施用的肥料包括豆粕和草木灰.近年来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有时也会施用氨硝酸盐,为了增加磷的含量会施用过磷酸钙.
书中已经提及了日本人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秸秆的做法.一种就是用秸秆紧紧盖住果树幼苗的根部,最后再用泥土掩盖.在此过程中,秸秆所祈祷的作用包括:(1)在不影响幼苗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地下水的情况下,有效的保护了幼苗的根部.(2)不仅能保证土壤彻底通风而且还能加速雨水的渗透.(3)秸秆所携带的植物养料能直接被幼苗根部吸收.(4)随着秸秆的腐烂,会逐渐释放一些植物养料,秸秆在和泥土混合之后会变成一种堆肥.
掩映山下泉吟蛙鸣
米襄相信泥土相信种子相信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