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演出之外,剧院还能做什么请回答
TUhjnbcbe - 2021/4/22 19:03:00

年是广州大剧院成立的10周年,疫情打断了全年的计划,整个场馆的大修也直到年初才被提上日程。

在接受我们的采访前,何鹰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剧院大修的工作会议。他向我们表示,在疫情零星散发、全球演艺行业陷入低潮的当前,广州大剧院的大修仍然有不少未知因素,“目前还没确定怎么去装修,因为资金也会相对紧张”。

年疫情爆发的时候,何鹰一直在广州处理工作事务。作为广州大剧院的总经理,面对演出接连被迫做延期、取消,有些措手不及。

疫情最初,何鹰对照03年非典时期的应对措施试图进行推算,大概过多少天可以恢复第一场演出,但结果疫情顽固,项目计划完全派不上用场。即使是解禁后的每场线下演出,虽然不涉及境外演出,仅是牵扯跨城跨省的团体演出,也让何鹰十分紧张。

在广州大剧院停演的那段时间,团队也尝试着做直播带货、在线上开分享会。4月,和腾讯艺术联合打造的线上戏剧《等待戈多》直播,这个由演职人员完全通过线上沟通进行落地的项目,算是当时一项最有意义的突破点。

5月11日,广州大剧院正式恢复上班。剧院集中精力扑在歌剧《马克·波罗》的事情上,担心疫情情况,为了保证演出的顺利落地,所以演出时间又往后推了一个月,定在6月上演。

此时全球疫情开始蔓延,广州大剧院在6月24日晚带来《马克·波罗》的演出,也是当时全球唯一一个线下的歌剧院演出。

同时,《马克·波罗》也同步开启了线上付费全程直播,登陆优酷、大麦、爱奇艺等平台。

面临年的变化,何鹰对我们感叹道,“很心疼我们的线下演出,也更珍惜每一段美好的时光,每个珍贵的感情。”

经历了年的“大变局”,何鹰也开始思考广州大剧院的未来:比如在国外项目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之际,如何更好地挖掘国内精品剧目;在疫情结束之后,如何在第一时间把优秀的演出和广大观众请进剧院;在演艺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等。

年12月31日,广州大剧院上演了贝多芬《费德里奥序曲》与《第九交响曲》两部经典之作,以及谭盾的新作《敦煌·慈悲颂》,中西呼应、双“颂”跨年,和往年新年固定邀请如伦敦爱乐乐团、皇家爱乐乐团等国际名团不同,这场跨年合唱音乐会对广州大剧院来说是头一次。而跨年当天的演出收入达到万,也是年全年的顶峰。

“我们这次的跨年音乐会至少在节目的亮点上,压过了以往我们邀请的那些团,既有国际上的呼应,也表达了东方主题,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让我们很振奋。”广州大剧院总经理何鹰感叹道。

“双颂”演出为广州大剧院的年开了一个好头。但面对云谲波诡的疫情,何鹰显得有些失望。他表示:“我一直想做瓦格纳,但是现在这个条件,我越来越不敢想了,感觉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希望全人类能够尽早扫除疫情吧!”

不过对于未来,他还是信心满满。“广州大剧院挺过了这个坎儿,、、,甚至更远之后都不在话下。所以,我们要对未来保持希望,充满期待。”何鹰补充说:“还是那句老话: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以下根据何鹰的自述整理:

01

剧目内容规划,原创剧目是最大亮点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剧院的很多项目规划地比较晚。以新年为例,以往我们都会安排很多国外剧目,因为档期问题,一般都会安排的比较早。现在因为疫情,外团演出基本进不来,都是安排国内的项目。

以往来说,剧院每年下半年就应该对第二年的演出有大概的计划了,但我们到目前(1月6日采访时)还没有一个最终确定的新年计划。

当然,剧院基本的演出框架不会变,包括“女性艺术节”、“广州艺术季”,”新年演出季“、院庆演出季“等这些传统的演出板块基本不会动。广州大剧院其他一些系列品牌,比如我们小剧场的纯粹系列、“音乐后花园”这些年都做出了品牌影响力,会在年继续和观众见面。

注:广州大剧院“女性艺术节”首届举办于年,今年的女性艺术节由浦发银行广州分行冠名赞助,将于今年3月正式开幕。

“音乐后花园”是广州大剧院每年夏季上演的主题音乐会系列,首届举办于年。

纯粹系列是广州大剧院的演出品牌,同样由浦发银行广州分行赞助。

我一直认为原创的,或之前没有演过的内容才是亮点。我们今年就有两个亮点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原创项目,在去年已经在策划了,有的剧本目前也已经写完,改出来了。其中一个是广州市里大力支持的,战疫题材话剧《钟南山》。还有一个是我们自己选的题材,改编自著名作家王蒙小说《活动变人形》的舞台剧,目前也已经启动创作了。如果这两个剧能在今年内顺利完成,预计会分别在7月以及11月在广州大剧院上演。

疫情其实也在逼着我们走出舒适区,去找新方向,打造自己的品牌,尤其是原创这方面。毕竟,对于剧院来说,拥有自己的制作团体、自己的原创IP还是挺重要的。

以百老汇、伦敦西区为例,他们自有版权的剧目可以连续上演几十年,有着稳定收入,目前国内还很缺少这种自己有版权,能持续上演,市场反响又非常好的剧目。在原创这方面,我们剧院还有很多路要走,多做自己的原创、开发自己IP会是广州大剧院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另外,年,我们还打造了一个”D艺空间“,专门帮助青年艺术家孵化原创剧目。我们剧院把这个孵化平台搭建起来后,就要做更多地扶持和帮助广州本地的表演团队,专业的青年艺术团体或校园艺术团体,培养广州戏剧的原创力量。

但年受疫情影响,戏剧孵化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不过在去年年底,我们制作了一个抗疫题材的小型音乐剧《相信有光》,由原孵化团队“玖肆原创”创作,也获得了广东省文联的资金支持。新的一年我们还是会尝试用一种新的方式,重新把青年戏剧孵化做起来。

△年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抗疫原创歌舞剧《相信有光》

以往我们的孵化是以高校原创为主,今年可能要更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演出之外,剧院还能做什么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