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在ldquo土rdquo上抢市场
TUhjnbcbe - 2021/8/4 21:37:00


  “以后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能挣钱还能照顾父母。”江苏如皋白蒲镇合兴村村民顾正炎边喂着养殖的大麦虫,边和记者聊着家常,“现在父母在村里合作社打工,我自己创业养殖大麦虫,收入是过去的三倍!”


  合兴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过去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和顾正炎一样靠出远门打工挣钱。近年来,该村不断优化村级“合作组织”经营模式,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抱团”闯出了致富路。年实现村营收入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万余元。

在“专”字上发力

壮大发展“动能”


  “一旦看见小麦穗子星星点点开始扬花,就说明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最佳时机……”在合兴村的恒孚稻米农地股份合作社,记者看到白蒲镇农技人员钱李晶正在给村民讲解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要点。67岁的顾建华拿着纸笔,边听边记。“如果她不来讲,我们就不懂这个情况,也掌握不到技术要点,有时候防治也不在火候上,她来讲了以后,我们就能掌握施药时间、药剂用量。”


  年,合兴村以村*总支成员为骨干,成立如皋市恒孚稻米农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农户余人。现在,入社农户已有余人,经营服务范围也向全村及周边村居扩展。


  年,该村以如皋市恒孚稻米农地股份合作社为主体,成立白蒲镇合兴村合作农场,集体种植面积达亩,同时联合其他经营主体,成立社会化服务联盟,服务面积超过0亩,通过农机设备、种植技术共享,提供烘干、育苗、仓储、耕种等服务,实现了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年,合作社经营总收入达万元,利润32万元,产品先后荣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书、“有机农产品”证书、“江苏好大米”银奖、“如皋好大米”金奖,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社。

在“优”字上探索

拓宽发展“路径”


  围绕长寿品牌打造富硒特色稻米产业只是合兴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开始,合作社没有满足于“品牌稻米”开发带来的增收效应,他们继续开拓发展思路,把目光投向土特农产品种植,在“土”上抢市场,在“特”上争效益。


  “白蒲土壤里有机质含量高、富硒,我们因地制宜,利用本地特色,打造大米品牌,现在回头客也比较多,每年的销量都在逐步增加。”白蒲镇合兴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永建介绍。目前,合作社与江苏沿江农科所建立共建关系,种植元麦面积达多亩,引种优质“南粳46号”,“梓韵”牌元麦特有的降糖功能、香糯的口感和优秀的品质获得客户的一致好评,年获得“江苏省名特优农产品创新奖”。与此同时,合作社还建立亩黑塌菜种植基地,调优种植结构,与南京锄香电子商务公司展开合作,建设智慧悯农“互联网+”项目,以“互联网+蔬菜”的种植模式打通城市高端客户渠道。

在“强”字上延伸

放大发展“红利”


  合作社利用规模生产带来的影响力,在全村范围内做渠修路,现在这里沟渠相连,主干道路全部实现硬质化。合作社的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成功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村民的额外劳务性收入,全年村民增加务工收入多万元,10多位建档立卡户社员收入大幅增加。在合作社的引领下,先后有“福欣农场”“迪林农场”“正华农场”在该村流转土地亩种植粮食,加快土地规模经营步伐。


  此外,合作社还通过省财*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建设了高标准的烘干中心、风干粮仓、冷库,不断完善各项配套设备,并购置了大型收割机、拖拉机、碾米机、插秧机以及全套的包装流水线。现在,种植、生产、加工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为稻米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合作社建设为龙头,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广大村民增收致富,壮大村级集体收入,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陈永建说。

拟稿:朱波娜

来源:如e融媒

审核:石卫明

发布:汤雯涓

大家都在看

致敬新青年——白蒲“大米哥”种出致富新“硒”望

网聚青春正能量争做白蒲好青年白蒲镇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五四青年节,朋友圈发什么?一句话证明自己还年轻,你选哪一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ldquo土rdquo上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