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下,这篇文章介绍的帝王蝎是附录二的保育物种,无法无证合法饲养。所以我在此推荐一种有着和帝王蝎类似的雄风,却非保育,更适合新手的蝎子,那就是伪帝王蝎——也就是雨林蝎。
帝王遗风——伪帝王蝎
2~3L个体团购价:9.9元包邮
点击进入肆养爬房
接下来是正文~
帝王蝎 Pandinusimperator科:蝎科Scorpionidae
属:帝王蝎属Pandinus
分布:非洲各国的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
别名:将*巨蝎,非洲帝王蝎
体长:15~23厘米
寿命:5至8年
活动习性:夜行性,地栖型,可以群养
*性:弱(会引起红肿),攻击性弱
适宜温度:22~28度
适宜湿度:偏潮湿,相对湿度80%
保育级别:公约物种CITESII
以〝帝王〞之名
帝王蝎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偶尔也会出现在热带稀树草原),以体型巨大闻名于世。成体体长约20厘米,重量30克,据说最大记录能达到40厘米,为现存世界最大蝎子。两个硕大的螯肢(也就是钳)犹如李元霸的双锤,大小比例明显大于其他种类的蝎,的确担得起"帝王"之名。
人工饲养的帝王蝎,寿命一般介乎5~8岁之间,据一些学者推断甚至可以到15年。而在野外恶劣环境中,它们的寿命会相对变短。
跟给人的第一印象相反,帝王蝎是一种*性(相对)较弱,个性温和的蝎。更多时候,它们擅长用两只巨大的螯肢撕裂猎物(或者防御),反而真正使用*针来猎杀和防御的机会,并不多。
即使这个物种比较温顺
也不建议上手
不同蝎子的螯肢和*针的大小对比
(中间组为帝王蝎)
对紫外线的反应:自然光下帝王蝎全身接近黑色,而紫外线照射下,它们会发出蓝绿色荧光。并且,只有成蝎会出现这种情况,幼蝎的外壳没有这种发光物质。利用这个特点,捕捉者会使用紫外光照射来探测帝王蝎。
雌雄辨别主要依据两个重点:一是体型,二是腹部称为梳肢(Pecpines)的构造。
成年雄性帝王蝎体型较雌性瘦小得多,体型较狭长,胸部梳肢比雌性长得多,梳齿更密。(梳肢是一对位于胸部步肢之间的浅棕色构造,主要用来感受地面的震动,而雄性在繁殖期也会用梳肢来搜寻适合的地面以安置精荚)
上母
下公
真伪帝王蝎
帝王蝎有个别名叫真帝王蝎,可以推断出还有一种蝎称为伪帝王蝎,而这种伪帝蝎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就是—雨林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