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东北产区玉米价格从元/吨一路涨至元/吨,后又跌至当前的元/吨。玉米之所以出现下跌,是因为饲用原料中大量使用其他替代品,降低玉米使用比例。因此,我们根据公开的市场信息,粗略推算小麦、稻谷及进口原料使用数量,测算玉米产需缺口,进而对玉米价格走势作出大致预估。 饲用小麦:/年度约为万吨。自年10月—21年5月,托市小麦累计投放1.16亿吨,累计成交万吨,成交率36%。而-年托市小麦累计成交数量分别为:万吨、万吨、万吨,三年均值为万吨。假设期间小麦产量和小麦面粉需求相对稳定且-年玉米/小麦价差,可合理推断托市小麦成交全部为面粉企业参拍,进而推算出/年饲用小麦成交数量万吨。根据草根调研,认为当前作物年度饲用小麦全部出库使用完毕问题不大。饲用稻谷:/年度约为万吨。截至7月底,/年作物年度定向稻谷累计投放万吨,累计成交万吨,成交率45.6%;保守估计,按出库率50%计算,则到7月底稻谷使用量为万吨,月均稻谷使用量90.8万吨。考虑8-9月份稻谷使用量不变,则当前作物年度稻谷使用量为万吨。按照70%出米率,则约等于万吨糙米。进口谷物:/年度约为万吨。截至6月份,/年进口谷物(玉米、高粱、大麦)数量为万吨,其中玉米为万吨、高粱为万吨、大麦为万吨,19/20年同期进口谷物数量为万吨。根据船期到港数据预估,/年进口谷物数量为万吨,同时考虑储备因素,认为当前年度进口谷物可流通量为万吨,同比(+)万吨。同时,今年上半年由于内外价差较大,保税加工项目利润明显。根据草根调研统计和合理推断,20/21年度保税加工饲料约为万吨,折算玉米约为万吨。综合上述,可大致预估当前作物年度进口谷物数量可流通量为万吨。需求方面,综合考虑样本统计量及数据持续性来看,可重点参考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截止6月份数据,20/21年饲料产量为2.08亿吨,同比(+20.6%)。其中:猪料产量万吨,同比(+76.4%);禽料产量万吨,同比(-6.8%)。根据生猪出栏体重和补栏情况预估,预估全年猪料产量为1.17亿吨,同比(+53.8%),全年禽料产量为1.18亿吨,同比(-7.7%),饲料总产量预估为2.71亿吨,同比(+12%)。同时按照能量添加比例70%,则可大致推算20/21年度能量同比(+)万吨。深加工需求:根据当前开工率及新增产能投产情况,认为/年度玉米工业消费为万吨,同比(+)万吨。就当前年度看,对玉米需求增长拉动作用有限。
替代品/玉米价差
根据当前市场调研情况,当玉米/小麦/糙米价差持平时,终端企业会优先考虑使用替代品。根据目前各区域玉米/替代品价差,西南、华北区域主要使用小麦为主,华南区域使用进口谷物和小麦为主,东北区域使用糙米为主。目前生猪养殖持续亏损,各家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都会尽可能减少高价原料添加比例。禽类养殖企业目前虽然未亏损,且由于禽类生产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仍会使用部分高价原料,确保养殖效率稳定。但是经过不断的调整配方和使用进口谷物,禽料中高价原料占比也会尽可能降低。
结论
/年度市场中替代品谷物供给量约为8万吨,给定各种谷物能量值约等于玉米且根据市场主流预期玉米年度产需缺口-万吨,则当前年度替代品谷物供给量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缺口,从当前玉米和小麦市场价格可以验证。就价差方面来看,玉米/替代品价差最终回归是一定的,这也抑制了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当然市场就玉米/价差回归的方式存在分歧,根据对国内整体谷物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年度大概率是以玉米下跌方式回归,新年度则是以替代品涨价方式回归。来源:期货日报、中华粮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编辑处理,图文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该文章仅供分享,如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