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开始我们的讲述之前,也许你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BlackMirror
S05E03
在《黑镜》第五季第三集里,大火的偶像明星艾什莉,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光鲜亮丽,在经纪人同时也是自己亲姑姑的控制下,她不被允许创作表演自己真正喜欢的曲风,甚至长期被药物控制,号称“基于艾什莉真实性格设计”的电子玩偶开售……
为了让摇钱树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在两人撕破脸之后,姑姑在食物里下了药,让艾什莉进入了昏迷状态,并试图从她的大脑中继续提取她的灵感,一个叫“永恒艾什莉”的全息投影系统诞生了……
《黑镜》剧照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让我觉得有些恐惧。”
这是《黑镜》主创CharlieBrooker打造这部剧的初衷。然而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梳理的过程,他渐渐看到,“科技的作用,因人而异”,因而在艾什莉的故事中,他写下了一抹人性的暖色,来自于艾什莉的小粉丝——有人利用科技把艾什莉吃干抹净,就会有人通过科技为她带来救赎。
让我们再回到当下,摒除尚未实现的科技元素,像这样在被任意塑造的女孩真的存在吗?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被身份裹挟和消费的女孩吗?
那么现在,让我们忘掉“艾什莉”,来认识一下“小孔雀”——
医院的验尸房。她是女明星小孔雀。医生、警察、记者、死者的母亲和丈夫轮番登场,小孔雀的死因却越来越扑朔迷离。活泼可爱的小护士本是个网络直播播主,自从顶替小孔雀拍摄真人秀之后就一脚踏入了演艺圈。从此,她在摄影棚和演出休息室之间游走,在亦真亦幻扑朔迷离中寻找命运的方向……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后浪新潮演出季
《冰孔雀》
DefrostthePeacock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原创剧目《冰孔雀》,在年先作为新文本孵化计划剧本进行了朗读会。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打磨,将作为正式剧目于年10月14日~10月24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上演。年剧本朗读剧照摄影:智芝
这是一台戏中戏中戏中戏
DEFROSTTHEPEACOCK
在一个被电视真人秀与手机直播包围的世界里,女明星“小孔雀”从未现身,但她又在六个主角的故事里如影随形——她是法医解剖刀下一具冰冷的尸体,是警察手中一桩真相不明的谜案,是记者眼中充满爆点的*金选题,是与她年纪相仿的小护士的*粱一梦。
她还是母亲的女儿,是丈夫的妻子,但抽离开她身上所有社会身份,她的自我却长期被盘剥,被裹挟,并与她一同死去。
华丽高傲的孔雀一朝殒命,盘旋上空的秃鹫蠢蠢欲动,她的羽毛可以是珍宝,也同样可以是枷锁,甚至在死后仍被觊觎、被利用、被掠夺。
在登场人物各有所图的背后是幽深难测的人性,通过一个女演员的死亡之谜,《冰孔雀》刻画了六个普通人的心灵绝境——
医生加班时间过长,精神即将崩溃;警察是部门的中流砥柱,却不是个称职的父亲;母亲失去了女儿,痛楚无以言表;记者跟踪采访多年的对象,却再也无法朋友般地交谈;丈夫只能在一档真人秀里和自己死去的妻子道别;辞职的小护士即将成名,同时无法抑制自己陷入了涅槃幻梦。
这是一台“冒险”的戏
DEFROSTTHEPEACOCK
在《冰孔雀》朗读会建组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曾说:“我觉得有时候创作就是一次冒险,冒险的过程对于一部剧目的推进可能会更有意思。《冰孔雀》从结构到形式,和我们以前见过的剧目都有些不同,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新鲜的东西,这在我们目前开拓原创的道路上,是特别值得珍惜的一点。在原创剧目方面,我们欢迎一些脑洞大开的甚至是实验性的作品,因为剧院肯定不是只有一个方面的创作。”《冰孔雀》的开始亦是结尾,结局又是一个开始。一个个极力想要“融入”这个社会的灵*,一个个不同身份与动机的角色,在故事中的镜头、镜头外的现实与呈现故事的舞台之间恍惚与游走,难逃周而复始的命运。“冒险”与“大胆”似乎很容易与“天马行空”划上等号,然而如果用这四个字来定义《冰孔雀》又不准确。它是一出现实哀歌,又是一部主角就是“演员”的戏,因而当初在朗读会排练的两周内,编剧程月旻也“发现了新世界”,根据演员们提出的日常生活行为,对剧本和台词做出了调整。也许你在舞台上嗅到的小细节,正是取材自主创们真实的职业习惯。那么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实用主义冒险家”:编剧
程月旻
中英德三语编剧,剧场工作者。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及伦敦艺术大学温布尔登学院舞台美术系。
伦敦艺术大学亚洲全额奖学金获得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新文本孵化作者,伦敦皇家宫廷剧院新写作计划签约作者。
编剧作品《火山灰》、《冰孔雀》、《虚拟人物》等。担任德国曼海姆国家剧院戏剧《青岛》戏剧构作,此作品被nachtkritk.de提名为年度德语戏剧佳作。
导演
付仲豪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年导演,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导演作品:《冰孔雀》《哪吒回了陈塘关》《惊蛰》《生存法则》(高校巡演)、《追梦云天》(惠民版)、《起飞在即》(高校巡演)、《玻璃动物园》(高校巡演);曾在《武林外传》《罗密欧与祝英台》《21克拉》《撒娇女王》《驯悍记》《名字》《蛛网》《艺术》《苏州河》《原告证人》《当亚当遇到夏娃》《无人生还》《一个老太五个贼》《糊涂戏班》《这个男人来自地球》《WWW.COM》《死神与少女》《仲夏》《12個人》《将*行》《玻璃动物园》《风中丽人》《紫荆树下》《你是我的孤独》《起飞在即》等剧目中担任场记导演助理或副导演。
舞美设计
胡艳君
舞台美术,独立艺术家。
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师从德国舞台美术艺术家约翰内斯·舒茨,深入研习舞台与造型美术,自由艺术及戏剧构作。先后在德国柏林、多特蒙德、纽伦堡、埃森,英国曼切斯特和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等城市剧院创作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舞台与造型美术作品和自由艺术作品。主要作品《执谜》《迪斯科》《伽利略传》。《怪物践踏高楼》曾获得埃森“STüCKAUF”青年戏剧节最受观众欢迎奖、最佳评委奖。《来与去》应邀参加“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
视觉及声音设计
子涵
他不再介绍他自己。
制作人
伊玚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项目部制作人助理,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治专业。
主要制作作品:剧本朗读《谁将到访我的墓地》。执行制作作品:音乐剧《烽火家书》。助理制作作品:话剧《深渊》、话剧《十二个人》
看过这台戏的人这样说
DEFROSTTHEPEACOCK
Vol.1
Milany“看到了很多自己亲历的瞬间,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才能摆脱身在此山中的糊里糊涂,警醒自己去想想自己的选择。”
Vol.2
瞿诗雨“不同人的欲望和压迫导致了小孔雀和新小孔雀们的不幸人生。很喜欢《冰孔雀》多线并行以及跳跃着戛然而止的线索,回味无穷。这个荒诞的故事有时真实得跟现实无异,我们参与的每个故事不一定都能看见结局。”
Vol.3
Rita“人背着一个又一个标签,面具,武器,人和人之间所谓的合作关系最终沦落成互相利用,织成一张网,套一个自投罗网。无比沉迷于这种包容性极强的作品,在那些个“正确”、“正义”的所谓“真善美”中脱颖而出,远比“教科书”来得有意味,自然也更难理解,更难体会。“来源生活,超越生活”的魅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也不必迎合。万分期待《冰孔雀》正式登上话剧舞台。为主创、演员点赞!”
今年10月,《冰孔雀》正式登上话剧舞台
7月8日
即将限时优惠开票
开票规则
开/票/活/动/时/间年7月8日10:00至12:00享85折年7月8日12:01起恢复原价开/票/活/动/平/台1.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天猫旗舰店(sdac.t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