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宝妈私信我,问关于宝宝断奶的事儿,宝宝什么时候断奶合适?怎么断奶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接受?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的断奶经历。
当时计划自然离乳,但是宝宝18个月的时候,姥姥突然住院需要陪床,只好强制性的给宝宝断奶了。连续7天,医院,没有跟宝宝见过面,期间电话联系奶奶,宝宝怎么样?奶奶说他特别乖,不哭不闹,很懂事儿。7天后我回到家里,宝宝见到我以后,一直紧紧的搂着奶奶的脖子不肯看我,也不让我抱,眼圈憋的通红,足足10分钟才扑在我怀里大哭了起来。本来以为已经没事儿了,结果第2天发现,宝宝一直在不停歇的吃东西,吃的特别多,不让吃就哭闹喊饿,去医院问医生才知道,原来他这是突然断奶导致的心理性饥饿。平时多陪陪他,一般在3-5天会恢复正常的。
所以说,想要给宝宝顺利断奶,还不会影响身心健康,必须要选好时机,做好准备,科学断奶!
01选好断奶时机
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建议母乳妈妈坚持哺乳24个月以上。我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根据中国宝宝身体和消化系统发育状况认为,2岁是宝宝最佳的断奶时间。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母乳喂养至少要到6个月,最合适的断奶时机是1岁半-2岁。宝宝从出生后到1周岁左右是他的口唇期,当宝宝的口唇欲望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宝宝想要吃奶的时候有一个乳房来满足他的愿望的时候,宝宝就会感觉特别有安全感,特别的幸福;而在宝宝6个月以前,他会认为妈妈的乳房是自己的,而不是妈妈的,当他感觉到渴了,饿了的时候,乳房会及时满足他的需求,给他带来满足感,安全感。
从生理的角度上,宝宝在10-12个月以后已经具备了断奶的基础。宝宝10-12个月的时候,他们已经适应了母乳外的其他食物,对奶粉的接受力比较强,再加上此时宝宝已经长出了几个牙齿,胃内的消化酶日渐增多,肠壁的肌肉也发育的比原来成熟,如果有需要的话,最早可以在此时给宝宝断奶。
从季节上来看,一般建议选在春秋季再断奶。为什么要选择在春秋季呢?宝宝断奶期间,很容易哭闹难受,如果是夏季,天气炎热,会让本来就难受的宝宝更加难受,哭闹不止,而且还会上火生病;如果是冬天,夜间时间比较长,宝宝可能无法睡整觉,也不能像别的季节一样外出玩耍,忘记母乳,这就导致宝宝断奶期间更难受,很难顺利断奶。而春秋季,天气舒适,不会太冷或者太热,宝宝不容易上火,而且白天时间比较长,可以外出玩耍,忘记母乳,更有利于断奶。
02断奶前的准备
为了顺利断奶,宝宝跟妈妈都得做好准备。
宝宝的身体准备。想要给宝宝断奶,需要确定宝宝身体状况发育良好,消化能力正常,这就要求在断奶前带宝宝做个全身检查,如果宝宝生病了,出牙期,或者遇到妈妈上班要分开,或者是更换了新保姆,换了新的环境等等,宝宝容易没有安全感,比较烦躁,此时先不要断奶,等宝宝度过这个阶段,各方面良好了再断奶。
宝宝的饮食准备。宝宝断奶前,必须得添加辅食,适应辅食。当然,添加辅食时间不要太早,在宝宝出生4-6个月后,按照辅食添加的原则进行添加。
辅食添加原则:由少到多:首先添加的应该是最容易接受的含铁米粉,可以添加1勺,2勺,再3勺,慢慢增加。由单一到复杂:当宝宝适应一种辅食之后,再添加新的辅食,一般一种辅食的适应期3-5天,妈妈需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无不适的情况,比如过敏等等,如果有不适,这种食物必须暂停,等到2-3个月之后再添加看看。由稀到稠,由细到粗:辅食的添加应该是由稀到稠的,比如蔬菜类,应该是蔬菜汁-蔬菜泥-粗菜泥-碎蔬菜-煮烂的蔬菜。
宝宝的心理准备。想要顺利断奶,需要帮助宝宝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母乳对于宝宝来说,不仅是他们的食物,更是他们安全感幸福感的来源,他们对母乳有着很深的感情。心理学家将宝宝断奶过程称之为第二次的“母婴分离”。所以,在断奶前,妈妈要和家人有意识的多接触宝宝,抱抱宝宝,带他们外出走走看看,让他们感觉到除了妈妈外,爷爷奶奶爸爸等其他家庭成员也是爱他的,也能够给他足够的安全与幸福。
妈妈的心理准备。对于妈妈,也得做好断奶的心理准备。断奶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哭闹,妈妈除了耐心外,还得狠心,这里的狠心是指既然已经开始断奶了,一定要坚持到底,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另外,宝宝断奶后,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每天都依偎在妈妈怀里吃奶,妈妈很可能会出现失落感,妈妈要明白,宝宝断奶是成长发育中的一个必须过程,这代表着宝宝的成长又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应该为宝宝感到骄傲。
03开始科学断奶
断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几个月,具体多久还得看宝宝情况。最科学的方式就是逐渐减少母乳次数,增加奶粉喂养,宝宝慢慢适应,健康断奶,而妈妈也不需要经历涨奶的痛苦。
每天减少1顿母乳。妈妈可以给宝宝每天减少1顿母乳,刚开始,宝宝会比较焦躁,对母乳有种依赖感,因此建议现在白天的时候给宝宝减少母乳,因为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比如带宝宝外出游玩,去公园,去动物园等等,这些都能够转移宝宝注意力,避免因为减少母乳次数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减少母乳增加奶粉。宝宝每天先减少1顿母乳,等宝宝适应后,再慢慢减少2次、3次,甚至更多,直到完全断掉母乳为止。在减少母乳的同时,需要给宝宝增加辅食,添加奶粉,满足宝宝的需求。注意,千万不要只吃辅食不加奶粉,每天必须保证宝宝奶的摄入。
宝宝对奶的需求:一般而言0-3个月的宝宝每天摄入的奶量在ml左右,每次喂奶70到ml左右,每天的喂奶次数6-8次左右;4-8个月的宝宝每天摄入的奶量在-0ml左右,每次喂奶在ml左右,每天喂奶的次数4-6次;9个月以上的宝宝摄入的奶量在-ml左右,每次喂奶-ml左右,每天3-4次左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宝宝1-3岁,每日给于不少于相当于ml液体奶的幼儿配方奶粉(不推荐1-2岁宝宝喝液体牛奶)。
先断白天再断夜奶。很多朋友问,夜奶也得同时断掉吗?其实夜奶应该放在最后再断。断夜奶之前,要先建立一个与吃奶没有关系的睡眠仪式,比如睡前喝了奶粉,换上干净的纸尿裤,跟爸爸妈妈躺在床上,看本绘本,讲个故事,让宝宝习惯没有母乳的睡眠,也会特别香。
断夜奶也需要循序渐进,不能太急切,可以适当延长夜奶时间,比如以往3-4个小时吃1次,可以推迟1-2个小时,宝宝二次醒来后再母乳。每晚都把母乳时间稍微往后推迟,久而久之,自然养成了晚上不吃母乳的习惯。
04断奶期间的2个误区,一定得预防
断奶期间最常见的2种,不仅影响断奶效果,还会伤害到宝宝,让宝宝缺乏安全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母子分离。很多朋友认为,断奶的时候,妈妈跟宝宝分开是最快最好的断奶方式,但是对宝宝来说,跟妈妈长时间分离,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特别是一些一直妈妈带,对母乳特别依赖的宝宝,会因为看不到妈妈而产生焦虑感,不愿意吃饭,不愿意睡觉,烦躁不安,哭闹不止,还会生病。
乳头涂抹东西。记得我嫂子断奶的时候,乳头上涂抹辣椒油,不仅刺激自己乳头疼痛,还把宝宝辣的哇哇大哭,其实最严重的还不是这些,宝宝对妈妈的信任感非常强烈,当他们去吸吮乳头发现是辣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欺骗感,会对妈妈甚至整个社会都失去了信任,不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
05断奶期间,妈妈的回奶小妙招
减少母乳次数。减少母乳次数,每天对乳房的刺激减少,母乳的分泌也会越来越少,时间久了,自然会成功回奶。注意,在减少母乳的同时,妈妈的乳房会出现胀痛,甚至坚硬的像石头一样,此时需要挤出一些母乳,或者用抽奶器抽出一些,直到胸部松软为止,千万不要抽空,以免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泌乳素,促进母乳分泌,无法回奶。
另外,回奶期间,还得调整饮食,各种下奶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汤水,富含蛋白质的羊肉,鱼肉,牛肉,催奶效果特别好的丝瓜,木瓜等等;多吃一些回奶的食物,比如大麦茶,韭菜,苦瓜,绿茶,螃蟹,花椒等等。
叮麻寄语:断奶还得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千万不要太仓促,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