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母乳妈妈都会遇到断奶的困扰。断奶时期的宝宝会哭闹不安吗?妈妈乳房发涨发硬怎么办?什么时机断奶最好?该怎么做,能让自己不痛苦,宝宝也顺利戒奶?了解这些断奶知识,能让妈妈和宝宝都轻松度过断奶期。
什么时候断奶最好?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婴儿6个月内给予纯母乳喂养,6个月至1岁母乳加辅食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到至少一岁,最好2岁。
当然,何时给宝宝断奶决定权在宝妈。如果等到宝宝自己不想喝母乳了,断奶就顺其自然,但时间上可能就比你预期的要早或晚。通常,宝宝到1岁左右,他需要的营养和期望的安抚形式都会有所改变,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尝过多种食物,并能接受勺子喂食、杯子喝水,大部分宝宝可以接受断奶。
哪些时间不适宜断奶?
1、炎热的夏天。因为夏天天气炎热,宝宝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断奶后给孩子添加过多辅食,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发生腹泻等胃肠道疾病。一般来说,春、秋两季断奶最好。
2、宝宝不适期间。如果宝宝正在生病或处于出牙期,需要推迟断奶。因为宝宝患病抵抗力差,这时断奶会影响身体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断奶最好选择母子双方都健康良好的状态下进行。
3、家庭有重大改变的时候。如果正处于搬家、出游或更换宝宝看护人等特殊时期,最好不要开始断奶,推迟一段时间等宝宝适应后再进行,这样宝宝心理上不会有强烈的不安和不适。
该如何给宝宝顺利断奶?
科学断奶要遵循八个字“循序渐进,自然过渡”。逐步减少喂奶的时长和次数,会使母乳量慢慢减少并不至于造成乳房肿胀,而且宝宝在这个过程慢慢适应不影响心理发育,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对宝宝来说,最难断的当属临睡前和早晨醒来时的奶,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最需要安抚,所以把睡前和晨起两顿母乳放到最后再断,先把白天的母乳用奶粉替代掉。
可以在宝宝需要喂奶时妈妈暂作回避,由爸爸或家人陪他玩耍一会然后喂奶粉,从而把这个时段的母乳戒掉。戒完一顿过几天再进行戒除下一顿。
当然,在宝宝哭闹找妈妈时,妈妈不应回避,一定要帮助安抚宝宝,给他更多的爱,千万不能急躁,更不能训斥宝宝。断奶过程完全取决于母子两人的感受。
不要仓促断奶。让宝宝突然和妈妈分开,或在妈妈的乳头上涂抹辣椒、红药水、紫药水、*连水或者风油精等物质,不但使宝宝的情绪低落、心理上难以适应,还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不好。
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好吗?
只要母亲和宝宝双方愿意,还是推荐尽量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因为不仅有利于增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还对双方的身体和情感健康都有益。
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的益处在于:
均衡营养:母乳是婴儿营养的最佳标准,随着宝宝的成长,母乳里的营养成分会不断变化以满足他的生长需要。“长到一定月龄以后母乳就没营养了”这种说法并无任何依据。
提高免疫:在母乳喂养期间,母乳中的细胞、抗体、荷尔蒙会一直支撑宝宝的免疫系统。有研究表明,母乳时期越长,宝宝的健康状况会越好。
喂奶时间越长对妈妈也好处多多:
减少患病几率:延长母乳时间(哺乳12个月以上或累积哺乳的时间越长),可降低患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改善健康:有研究表明,哺乳时间越长,母乳妈妈的体质也会相应改善。
小结:在断奶过程中发生乳房肿胀很常见,可以用冷纱布敷在乳房上以减轻肿痛和不适,还可以适当用吸奶器吸掉一些(但不要吸的太多),同时吃一些回奶的食物,如韭菜、大麦茶等。
总体来说,将断奶的日程安排的长一些,母子都会更容易接受,能够顺利的度过这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