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鸡蛋“免费送”
一场专家会诊“免费体验”
一趟旅游“免费享受”
……
近年来,保健食品消费领域存在日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作为保健食品消费主体的老年人,常常深陷保健食品非法会销的骗局。针对保健食品行业违规会销现象以及监管部门取证困难的现状,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高招。
8月16日下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年椒江区保健食品安全百姓监督员座谈会。
会议邀请37名百姓监督员,共同学习与探讨如何严厉杜绝非法保健食品,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了解正确的保健食品知识,增强辨别能力。
非法保健品要警惕,
擦亮眼睛监督管理。
典型问题记在心里,
四大类别仅供参考。
一、假冒、未经批准类
:包装上加印虚假的“蓝帽子”标识或在“蓝帽子”标识下标注虚假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例子:
肠胃调理茶
该产品在“蓝帽子”下方未设有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其说明书标示的产品批准文号与实际不符,同时未标示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品”。因此,为假冒保健食品。
二、非法添加类
:在产品中非法添加违禁药物。
例子:
男人肾宝
该产品作为性保健品进行销售,目前我国从未有获批的“性保健”功能保健食品。并经检测,产品中含有非法添加成分。
三、标识标签不规范类
:在保健食品当中,将产品说明书、保健食品标识等未进行对应标注或无贴标签。
例子:
珍奥核泰胶囊
该产品“蓝帽子”标识不清晰,产品说明书“不适宜人群”未完全标注。
四、虚假夸大宣传类
:过度强调保健食品保健、治疗功效或虚假夸大宣传语。
例子1:
大麦若叶青汁宣传品
从广告图片上判断,该产品应为普通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普通食品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该广告宣传单则违反规定,虚假夸大宣传语。
例子2:
“关于举办‘老慢病科普教育暨爱心助老健康’大型公益活动的通知”的宣传单
该广告宣传纸上提到的“全民健康爱心助老工程”看似官方组织,实际上是商家推销行为,经社会组织网查询,未显示存在该组织。
看完这些
小编再次提醒
保健食品固然强身
“蓝帽子”标识要牢记
一旦没有必是假货
除此之外
学会如何辨别真伪产品
仍旧是重中之重
区市监局小贴士来也~
▼
主 编|聂海英